【封面專題 】郭臺銘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郭臺銘是一個草根的“梟雄”,但已過耳順之年的他,不可能一直沿用“獨裁為公”的方式來管理鴻海。
郭臺銘是一個草根的“梟雄”, 但已過耳順之年的他,不可能一直沿用“獨裁為公”的方式來管理鴻海。
這位臺灣首富旗下的富士康實行軍事化管理,其說一不二;在對員工講話中常用“總裁我”;面對對手更是放出“競爭不過就吃掉它”的豪言,甚至對于客戶都曾以下馬威開場。
一句“獨裁為公”的背后是六十多億美元的身家、近一百萬的員工和幾萬億資產的鴻海帝國。雖然,郭臺銘兩次“退休”爽約,但已過耳順之年的郭臺銘始終有離開的一天。如果這位被戲稱為“富士康市市長”的強人走后,建立在威權基礎上的龐大代工帝國將何去何從?
“軍營”能否安在
上個世紀90年代末,郭臺銘站在深圳龍華的荒野高處喊道:“看得見的土地我都要了!”自此,3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埋下了富士康神話的種子。
深圳廠區剛剛成立時,郭臺銘就展現出了其“鐵腕”的風格。當時為了培訓出生產流程上整齊劃一的流水作業,規定員工上廁所不得超過五分鐘,因為如有超過,流水線上所有員工必須等他回來后才能重新開始工作。
對于這種近于苛刻的管理方式,似乎與郭臺銘的性格和成長經歷有關,其出生在軍人家庭,并且從小就是“孩子王”。而1966年又考入臺灣的“中國海專”,在等級森嚴的軍事院校,5年時間強化了其“鐵腕”的性格。
在郭臺銘的右手腕上,戴有一串念珠,這是他從一處成吉思汗廟中得來的。他稱這位13世紀的蒙古征服者是位英雄人物,而其也曾以乾隆在位60年勸退王永慶。在他的世界里,這兩位歷史人物是他的偶像。當這種性格融入一手締造的鴻海帝國時,軍事色彩便無處不在。也許這也是富士康成功的關鍵因素。高墻環繞的深宅大院讓諾基亞、蘋果、戴爾、索尼等世界高科技產品的每個零部件得到了高度保密,而嚴格的員工管理也保證了年銷售額幾萬億的零部件生產。
郭臺銘的軍事化管理成就了今天富士康乃至整個鴻海帝國的輝煌,但建立在郭臺銘一人基礎之上的世界上最大“代工工廠”在其離開后是否潰不成軍?
郭臺銘走后,高管怎么辦
“走出實驗室,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除非太陽不再升起,否則不能不達到目標”、“領導須有獨裁為公的決斷勇氣”??在富士康,員工有一門必修課程—背誦《郭臺銘語錄》。
在講話中時常以“總裁我”自稱的郭臺銘在員工面前說一不二。2003年,在SARS肆虐期間,郭臺銘召集全球干部舉行視訊會議,未料到開會途中視訊突然斷訊,氣得郭臺銘下令把負責視訊的員工名單作成簽,揚言只要斷訊一次,就抽簽走人。
郭臺銘的強硬作風讓員工謹小慎微。一次開會前,郭臺銘坐著,面前只有一張椅子,二十幾個博士全站著,由他一個個親自發問,問到最后,他說:“嗯,張經理講得最好,事前有準備,你請坐!”其余的人繼續直挺挺地站著,直到開完會。
對于這樣的場面,前鴻海集團執行顧問信懷南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講過一個故事。有一次去開會,一名員工面對郭臺銘站了半個鐘頭,郭臺銘問他“你站在那里干什么”,員工說“董事長你沒有叫我坐下來”。
郭臺銘的“霸道”不僅對于普通員工,2010年富士康出現“11連跳”后,剛剛送走客人的郭臺銘不顧面對鏡頭,當街揚著胳膊大聲訓斥身后的高管。
郭臺銘同樣也懂得恩威并重的重要。2010年年初,郭臺銘到深圳參加年終晚會,魔術師表演逃脫術,而郭要求增加難度,魔術師僥幸成功,郭當場遞上10萬元支票,并承諾做魔術師的證婚人。而這樣的舉動在2002年年底的聯歡會上也曾出現,當時一位高管將郭臺銘進場提的“胸懷萬里,心細如發”稍加修改為“心細如絲釋科技奧妙,胸懷萬里領資訊風騷”,郭同樣當場獎勵10萬元。
郭臺銘的個人魅力已成為鴻海集團穩定軍心的關鍵因素,那么,當郭臺銘未來兌現了自己“退位”的諾言后,誰來保證這座帝國大廈不進入分崩離析的境地?
誰能如他一樣,直面危機
相對于對員工的恩威并重,郭臺銘對對手則毫不留情。
2006年,富士康與同處一城的比亞迪對簿公堂。導火索之一便是富士康一批掌握技術的員工相繼轉投比亞迪,因此大量機密文件擺在王傳福案頭。富士康第一時間在深圳、香港兩地將比亞迪推上被告席。
郭臺銘的強勢不僅對于對手,甚至對客戶也盡顯傲慢之色,其甚至把客戶分為一軍、二軍、三軍。信懷南稱,有一次和日本客戶開會,郭臺銘故意半個鐘頭遲到,然后穿拖鞋進去,他認為就是要給對方一個下馬威。
但2010年的富士康“14連跳”卻給了郭臺銘一個下馬威。這讓一直堅持不接受采訪、不參加公開活動、不任意拍照“三不”原則的郭走進聚光燈下。11跳之后,便匆匆趕到深圳,用5輛大巴拉了200多位中外記者到工廠,還破例向媒體公開一直都很神秘的核心廠區。
盡管面對外界對富士康“血汗工廠”、“沒有人性”的指責甚囂塵上,郭臺銘面對媒體強勢如舊,第一時間聲稱“跳樓事件無關管理”、“自殺是懦弱的行為”。此后,為平息事態,郭臺銘兩周內建立起150萬平方米的鐵絲防護網,并舉著沒有填寫報價的工程單以示不惜任何代價。同時聘請近百名心理輔導專家進廠輔導。緊接著,其后的四個月內連續兩次加薪。其以雷厲風行的大手筆逐漸將這場轟轟烈烈的危機平息。
如信懷南所言,郭臺銘的管理方式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老是他一個人忙得要命,他是一個凡事都要自己處理的人。比如龍華那個事件,為什么副總裁不能出來擋在第一線。
作為一手打造的鴻海帝國,郭臺銘習慣了說一不二,員工則習慣了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工作方式,但如果這位企業強人退居幕后,誰又能如此從容不迫地面對敵人和危機?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