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專題】施振榮 逼著自己享受大權旁落

施振榮說自己是逼著享受放下權力的,其實沒有人可以逼他,包括他自己。放下權力,是施振榮叩問自己內心后的選擇。他在用哲學思考周遭的事物,而不是欲望的滿足。

 

施振榮說自己是逼著享受放下權力的,其實沒有人可以逼他,包括他自己。放下權力,是施振榮叩問自己內心后的選擇。他在用哲學思考周遭的事物,而不是欲望的滿足。

下臺時,他留下了一個漂亮的背影。

2004年底,當60歲的施振榮把自己一手創辦并經營了28年的一個華人世界最著名的國際品牌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而不是他兒子的時候,外界嘩然,而他還是那樣的自在和從容。

我不想成為“寡人”
“我希望為中國社會建立一個新的傳統—這不一定是唯一對的—讓大家知道一家企業可以交給外面的專業經營者,家族承繼人可以只做股東。”他解釋道。

在退休前兩年,他就在為這個“全身而退”做準備。那時,公司所有的PC業務均由CEO王振堂管理,而他則只專注于一些未來性的東西。

“我喜歡創新,喜歡新的東西,舊的東西讓我成就感沒有那么大。”施振榮說。 退休后,這位臺灣IT業的教父轉而做起了“傳教士”:而從“世界工廠”走向“世界市場”,再從“世界創新”走向“世界品牌”,恰恰是時代的呼喚。

而放手后的宏碁,業績一路向上,成為全球第二大電腦品牌,僅次于惠普。

回過頭來,66歲的施振榮覺得,他人生最大的價值就是找到并突破了影響華人世界未來發展最大的瓶頸,那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觀念,包括師傅留一手、傳子不傳賢、害怕失敗死要面子等。 而突破傳統文化瓶頸,最關鍵的是要跟人性做斗爭,比如權力欲、比如自私。“人性是要掌權,我就逼著自己享受大權旁落。” 施振榮說。

“這是要培養,不是天生的。”他不忘提醒。他還發現追求名利最好的方法就是利他,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他希望通過宏碁三十多年的實踐證明,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些影響進步的觀念是可以突破的,全球華人是可以形成一種新思維,乃至新的軟實力,那就是推崇共生共榮的王道精神。

“這是一場寧靜的革命。” 施振榮說。

商業王道精神
記者:你從一個科學家轉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我很感興趣的,是你認為管理一個企業最關鍵的在哪?
施振榮:關鍵點還是信心。你要影響力大,當然資源要多,規模要大。但規模大,風險也大,做不好,可能信心喪失得更嚴重。所以,要培養信心的話,需要及早去找出成功的模式,企業小的時候要找成功的模式比較簡單,因為有彈性,而且機會更多,大企業的機會反而更少,我特別要強調這點。因為大企業一定要集中力量做一件事情,不能什么都做。中小企業就是要去尋找成功的模式,利用成功的模式,慢慢地累積,滾雪球,資源累積,信心累積,自然慢慢規模、競爭力就能夠提升。 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宏碁是做了快30年,中間成功了很多次,很有信心,所以才會加碼,但一加碼馬上就出問題,尤其在美國。
在這個經驗累積的過程中,最大的就是能力的累積,人的經驗的累積。信任人才,不留一手,是我很關鍵的一個思維。此外,失敗的原因,我要交代清楚,不能為了面子的問題,把它變成隱私,這樣的觀念也非常重要。
我退休之后,現在花時間最多的,就是品牌臺灣,在跟臺灣有關的任何品牌的建設和推廣,我都希望能夠經驗分享,有所貢獻。

記者:創新的機會在哪里?
施振榮:最近聽到有人說,未來一百年中國不會有什么創新,這完全是錯誤的觀點。如果一百年沒有創新,就是我們現在不努力,沒有尋求突破,因為客觀條件已經具備,中國將來一定是世界最大的市場,市場是創新的龍頭,有市場自然就鼓勵創新。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些創新,又好又便宜,服務了14億人口,沒有理由不服務60億人口!
我們的創新在三、五十年之后是世界主流,就像今天美國的創新是世界的主流一樣,這樣的機會是存在的。你要不要在這方面做努力呢?很現實地說,你要具備那個能力,我說50年以后可能有這個機會,你要具備這個能力要累積三四十年,你要不要去累積,而且這個累積要跨代,我們要問自己。

記者:管理跟文化息息相關,文化又跟軟實力息息相關。您能不能總結一下,50年后中國世界級企業的管理模式,可能的文化內涵是什么?跟現在歐美企業的區別又在哪里?
施振榮:就是跟中華文化有關的王道精神。因為西方文化比較霸道,你死我活,而我們講求的是共融共存。
宏碁一開始國際化的時候第一個講的就是世界公民。所謂世界公民就是要做當地的公民,對當地要有貢獻,之后我自然就可以借助當地的市場、當地的人才,對整個企業就有利,我把它稱為“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剛開始講這個的時候,老外不一定有信心。文化是有一個基本的信念、基本的價值觀,再通過不斷地講,不斷地做,就形成了。宏碁也是用心花了很長時間,才培養出這樣一個多文化的組織體。

記者:您剛剛總結的王道精神,可不可以擴大到中國崛起的所謂的軟實力,也來自王道精神?
施振榮:我們要相信王道精神,才可以永續繁榮,這是中華文化獨特的價值觀。歐美的有問題。因為你霸道的時候,只有以利服人,我們是以德服人。以利服人的話,你只要有一點問題,大家就落井下石,一定要把它換掉,因為你太霸道了,沒有結善緣。
而王道精神違反人的權力欲,需要克服人性的盲點。像我當初創業的時候,基本跟這個精神是吻合的。比如說壟斷。我有機會壟斷臺灣的資源,我不要;我有機會到拉丁美洲、墨西哥拿到很大的占有率,我就說最好不要超過30%,超過30%就有點壟斷。為什么?你會腐敗。獨強的環境不利于你延續。 我相信王道精神才是可以對人類持續做貢獻的一個模式。當然只有王道沒有能力,也沒有用,你要有科技的能力、管理的能力,也是要了解西方的先進的東西。人性的問題、專業的問題,都要同時考慮。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