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色會】羅馬假日
在羅馬的日子,我常常在想,是不是經濟越發達、文明越進步的地方,樓房的高度和商品的價格就會越低,大家開的車就會越來越小,在路上遇到行人和寵物(即使他們違規橫穿馬路)的時候就會早早剎車減速,讓他們先過,是不是只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生活才會更踏實,更方便,大家臉上的表情和腳下的步伐才會越從容坦然。
在飛往羅馬的航班上,一群穿著過時服裝、染著廉價彩發、操著濃重南方口音的生意人讓這個飛機的目的地仿佛是浙江溫州或者義烏。
一個穿白色保暖衣的胖子一路上雷鳴般的呼嚕聲響徹整個機艙,讓唯一一個老外乘客站起來對著空中瘋狂地揮舞拳頭。還有一個年輕女孩不停問服務員要方便面吃。這一路十多個小時,精神肉體全程緊繃,村上的書開了又關關了又開,看了沒幾頁。
羅馬至少是個可以舒緩精神的地方,沒有遮光蔽日的高樓大廈(政府規定不能建高樓),沒有擁擠不堪的交通(大家為了停車方便都買了超小的smart和fiat)。古代的遺跡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大部分都以本來面目坦然示眾,觸手可及,隨時讓你近距離感受古羅馬文化的親密(幾個月前陪一個美國朋友去西安看兵馬俑,發現門口蓋了一個巨大的超級購物廣場,從下車的地方走到兵馬俑的正門口必須經過這里,步行幾十分鐘才能到達,老太太累得歇了好幾回,一直問我為什么要這樣為難游客,而西安的北郊,耗資百億的大明宮遺址重建工程更是要在幾個唐朝剩下的石墩上公開造假)。在羅馬停留的時間,沒有看到一家肯德基、必勝客,也完全沒有看到星巴克的蹤影。而在上海、北京和中國的其它城市,這些符號正在占據所有的街角,讓人無處可逃。在羅馬,街頭最地道的意大利咖啡基本上都是一到兩歐元一杯,超市里一升裝的鮮牛奶和100%果汁八毛錢一桶,在北京賣七百多的男士棉襖在這里打完折只賣9.9歐元。按照目前一比九的匯率,拿著人民幣的中國人正在用比拿著歐元的意大利人花更貴的價格買著同樣的東西,看來我們要么真是有錢了,要么就是被人給蒙了。
跟意大利的朋友聊天,他們也充滿抱怨:失業率太高,工資太低,貝盧斯科尼的招雛妓丑聞太丟人(這個看似日理萬機的國家領導人過幾天就要當庭受審了,不過意大利人都說他的背景很了得,所以很可能金蟬脫殼。在街頭的報攤上,貝盧斯科尼的面孔以夸張的漫畫形象出現在很多雜志封面上),但是他們的生活依然悠閑,咖啡繼續喝,八卦繼續聊。這個文明深厚的幾乎有些頑固的國家依然毫不留情地拒絕英文,在一個當地著名的餐廳,服務員又是求助手機里的小詞典,又是麻煩鄰座的客人,才跟我們解釋清楚什么是蘑菇,什么是茄子。機場和公共場所的指示系統的英文也經常是簡化到幾乎看不見,讓英美來的游客怨聲載道。海關負責退稅的老太太又是比劃又是喊叫,還是不知道她在說什么。
然而意大利式的傲慢和怠慢并沒有阻止世界各地的游客繼續蜂擁而至地來到羅馬度假和朝圣, 對本國文化及傳統的珍愛讓意大利人對外來文化的入侵建立起一道自然的屏障。這也許才是一個國家真正強勢的表現。當然,意大利人松散的工作及生活態度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街頭的男女個個神閑氣定,咖啡館里總是人滿為患,仿佛大家都不用上班,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入口,負責安檢的意大利警察眼睛明顯地不是看著設備的屏幕,而是扭頭悠閑地跟旁邊站著的同事閑聊著,這讓我想起北京和上海地鐵里那些負責安保的青年男女往往是躲在監視屏幕后面玩手機游戲或者發短信。
中國和意大利像的地方還有很多,面條(在幾個意大利餐廳的菜單上,我還看到如下字樣:本店的面條都是現做的。讓人想起了手搟面)、餃子、云吞這里都能找到,就連橘子、梨樹也隨處可見,我的朋友藝術家葉放正在威尼斯的一個島上造一個中國園林叫做“達園”,據他說在意大利可以找到中國傳統園林需要的幾乎所有元素,包括梅花、竹子、棗樹等,甚至是疊假山用的太湖石,這里都能找到非常類似的。這一發現讓他和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在羅馬的日子,我常常在想,是不是經濟越發達、文明越進步的地方,樓房的高度和商品的價格就會越低,大家開的車就會越來越小,在路上遇到行人和寵物(即使他們違規橫穿馬路)的時候就會早早剎車減速,讓他們先過,是不是只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生活才會更踏實,更方便,大家臉上的表情和腳下的步伐才會越從容坦然,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看來還有很大一圈要繞了。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