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劉索拉 音樂和文字融于一身
劉索拉,她既是藝術天才,又是個不折不扣的名媛。她的父親、叔叔都是開國功臣,王朔對她的藝術評價極高,她有一切高調的理由,卻行事低調。
劉索拉,她既是藝術天才,又是個不折不扣的名媛。她的父親、叔叔都是開國功臣,王朔對她的藝術評價極高,她有一切高調的理由,卻行事低調。
她穿著自己設計的黑色寬袍大衣,留著干練的短發,戴著眼鏡,唇紅齒白??床怀鏊哪昙o。聲音是京腔京調式的,語速快而清脆,說話手勢很多,姿態隨意,整個人很有活力。笑容依然是她的標志,她笑起來露出一口整齊的牙,輕松、爽朗、坦蕩。
她崇尚的生活方式是相對自由、順其自然,選擇朋友的要素是“真誠” ,認為最舒服的享受是吃飯、喝酒、睡覺 。
音樂和文字都長在我身上
人們知道劉索拉是作家,是作曲家,是歌者。也有人知道她的家世顯赫:父親劉景范任過民政部副部長、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務;叔叔是劉志丹。
提及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她說:“我父母對我的教育是琴棋書畫式的,鋼琴、繪畫、詩文等, 但沒有任何逼迫和設計感。他們對我的教育是自由式的,但很重視培養我的自尊。所以我身上沒有被家長教育扭曲的心理陰影。”
小時候,她曾經特別想畫畫,但覺得自己缺少繪畫方面的才能,成為不了一個畫家。后來劉索拉很自然地考了中央音樂學院,念作曲系。她的同班同學有當今世界樂壇頂尖的華人作曲家譚盾、瞿小楹、陳其鋼等。
音樂學院畢業后,劉索拉留校教書,出了兩盒磁帶。寫小說《你別無選擇》只是不平于當時社會對他們那幫同學的漠視和排擠,想為他們說說話。一不小心,她寫的小說就成了名噪全國的“探索小說” 。1985年,《你別無選擇》獲全國中篇小說獎。 1987年,她根據自己另一部獲獎小說創作了中國第一部搖滾歌劇《藍天綠?!?。按照平常的思路,順風順水的劉索拉應該穩穩當當在國內發展,享受各種成功光環的包圍。但是她叛逆的、或者說反思的基因作祟,1988年,拋下國內的一切,她遠赴英美。
我不喜歡過娛樂、明星式的生活
出國是“為躲開家里的北京和一個社會的北京,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甩開重新去做人和做事”。出國初期,一個普通人要經歷的難處她都再經歷了一次。在國外的生活教會了她面對一切變故寵辱不驚。
劉索拉在西方十幾年,她的先鋒樂曲唱片《藍調在東方》吸收了京劇、昆曲和日本、朝鮮的音樂元素,表現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和昭君出塞千里和親兩個中國古老主題,被列入“英美新世界音樂”排行榜前10名,引起全球先鋒音樂界高度關注?!都~約時報》評論說:“劉索拉表現了一種傳統中的異變。”
很少贊賞人的王朔提到劉索拉,說她不僅小說寫得好,也是音樂大師。“她是中國真正有原創性的。我們現在的音樂是有痕跡的,她是真正原創,有一大堆真的東西。劉索拉是一個有作品的大師,我話放這兒,也許大眾接受她還有一個過程。譚盾跟張藝謀挺像的,從中國古典里面拿太多了,急功近利之心溢于言表。劉索拉就真的很沉得住氣。 ”
十年以前劉索拉重新回到北京定居,她說:“北京是我真正的家鄉。我生長在這里,知道這里更多的歷史。”
多年以來,劉索拉寫音樂劇,寫舞劇音樂,寫小說,指揮,兼練氣功,精神飽滿。她剛剛出版了關于愛情的小說《迷戀·咒》,又為作曲家、老同學葉小剛創作完一部交響清唱劇的劇本,現在在制作一張為“無印良品”出品的唱片。
劉索拉笑稱自己“從三十歲的時候就盼著到六十歲”,堅信智慧才是生命中最大的享受。她認為女性強大的內心不是光靠生理性來維持,這和修養、經驗有關系。有一個詞是雌雄同體,智慧、豁達、氣場強大的劉索拉,讓人忍不住把這個詞套用在她身上。
記者:音樂和文學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它們對你分別意味著什么?
劉索拉:這個問題我好像已經回答過二十多年了。簡單地說,它們都長在我身上。
記者:你出身名門,長得美,又有才華。這些都是很多人夢寐以求卻得不到的天賦,那你認為你是一個幸運兒嗎?
劉索拉:我的幸運不是因為我的那些幸運,而是因為我得到的那些不幸。只有體驗過不幸才能懂得不幸的人們和所謂的普通人,才能知道所有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永恒不變的,每個生命中都會有起伏掙扎,所以悠著點兒,別把自己想得那么好。
記者:作為名人,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影響身邊人和大眾?
劉索拉:每個人在他的生命中都可以影響到任何人任何事情,這不是以名人與否而決定的。這個世界不應該是一個只崇尚名人的世界。一般人的美德常常是最寶貴的財富,這是我一直注重的。所以我從來沒有作名人的自我意識。
記者:你的新書《迷戀·咒》中提到了不少兩性關系,是否愛情注定有熄滅的命運?
劉索拉:愛情是生命中的火焰或熏香,書中的角色各自關心的是它在每個不同人性中的生命位置。每人從愛情中所求的都不一樣。
記者:你筆下的人物,哪一個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最接近你?
劉索拉:我是在寫小說,你總不能問斯蒂芬金的小說中哪個鬼是他吧?
記者:你現在對婚姻和愛情的理解分別是?
劉索拉:你可以愛很多人,但不見得可以和這些人長期分享你的空間?;橐龀藧矍?,還是一種允許對方長期侵犯自我空間的信任關系。你得選一個人,能長久看著卻不起殺心。
記者:那你選擇結婚的原因是什么?
劉索拉:人們選擇婚姻的目的不一樣。當然對于我來說,從來就是以頭腦發昏為基礎的。
記者:史鐵生曾把死亡視為“無論怎樣也不會錯過的節日”,在你看來,死亡意味著什么?
劉索拉:死亡是靈魂向另外一種存在形式的轉換。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