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子龍堂:去老祖宗的時代看一看
子龍堂的主人之一、80后的韓璐,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在不久的將來,他將把子龍堂做成一個民間博物館,讓古玩不再神秘,也讓廣大市民們都來摸一摸中國傳統文化的脈搏。
子龍堂的主人之一、80后的韓璐,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在不久的將來,他將把子龍堂做成一個民間博物館,讓古玩不再神秘,也讓廣大市民們都來摸一摸中國傳統文化的脈搏。
深圳,一座再普通不過的大廈。
子龍堂就隱匿在這里。小小的一間屋子,卻能讓所有到過這里的收藏愛好者,樂而忘返。
“子龍堂”這三個大字被蒼勁有力地寫在了門梁上的一個牌匾里。屋里的擺設簡潔,桌子上沏著一壺清茶。陳列用的柜子有好幾個,旁邊還有幾個玻璃罩。柜子里大多是珍貴的古玉,還有幾件世間難得一見的青花瓷器。玻璃罩里則是一些精美的藏傳佛器??吭趬叺?,是一張清朝的寶石唐卡,不僅造型精美色澤艷麗,光是當中鑲嵌的紅寶石,就有1678顆,精致程度超乎想象。
子龍堂承載著中國古代文化傳統的印記,有意思的是,身為“堂主”之一的韓璐,居然是一位年輕的80后。
以藏養藏的終極目標
見證中華文明的起源,見證君王爭雄的紛亂,見證禮樂之邦的儒雅,見證唐風漢韻的旖旎多姿。多少蓬萊舊事,湮沒于頹壁殘垣,煙靄紛紛。唯有那一抹光澤,溫潤,隱忍,默默綻放于歷史的軌跡,不曾泯滅。
有調查顯示,大部分凝聚著古老文明的珍稀藏品,都不是被安置在國家的博物館里,而是流落在民間。在這樣的形勢下,民間收藏家紛紛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據非官方的統計數字顯示,目前中國民間收藏家有7500萬人,總的藏品可能高達10億件。
韓璐正是民間收藏家中的一員。在他眼里,收藏不僅僅是自己的愛好,也是為國家保留物質文化遺產的另一途徑。子龍堂,就是韓璐拿來放置藏品的陳列室。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吨芤?middot;乾卦》中有文:龍德而隱者也。子龍堂的名字,正是取自君子有德之意。
雖然不及博物館內藏品的恢宏氣勢,但子龍堂中的藏品也相當珍貴,許多藏品更是世間難得一見的孤品。雕有六鳳六龍的玉佩,飾有佛像神人紋的金剛杵,漢代的圓雕玉端缽承露人,西漢的鳳紋玉觥杯,明末清初的天然水晶寶石鑲嵌米貢??來自各個朝代的寶貝都得到國內專家的鑒定,如今被珍藏在子龍堂里,一起見證著歷史和文化的脈搏。
在這些藏品中,有的是有緣的收藏家割愛而來,有的是從韓家祖先那里繼承而來,還有的是韓氏家族在各地古玩市場淘來的“戰利品”。
說起韓家的祖傳寶貝,得往上追溯四代。韓璐的高祖是當時北京城里有名的瓦匠,人們都稱其為“瓦匠韓”。因為他的手藝精湛,所以許多達官貴人都請他到家中修葺房屋,甚至皇宮中有什么泥水活兒,也都是找瓦匠韓前來幫忙。因此,瓦匠韓見識了許多有錢人家的精致玩意兒,逐漸對古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己也開始玩起了收藏。雖然留給后人的寶貝數量不多,但瓦匠韓對古玩的鐘情,以及收藏古玩的習慣,卻被家人繼承了下來,世世代代保留至今。
而說到韓璐在古玩市場里淘來的寶貝,就不得不提到放置在子龍堂中的一個青釉琮式瓶。這是韓璐花了200塊,從古玩城淘來的寶貝。這個瓶子看似毫不起眼,實則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禮器,屬非常難得的收藏佳品。但這個韓璐一眼相中的得意之作,卻曾一度被深圳所有古玩專家鑒定為贗品。心灰意冷的韓璐將其扔在了洗手間里,一放就是五年。一個意外的機會,一位來自北京的古玩專家看到了這個瓶子,并一口斷言這絕對是個珍品,并建議韓璐把“寶貝”帶到北京做瓶身化學成分的光譜分析測試。經幾輪科學測試下來,這個用于祭祀的青釉琮式瓶,最終被鑒定為宋朝真品。這樣的故事在子龍堂比比皆是,可以這么說,子龍堂里的每一個寶貝,背后都有一個神秘的故事。
韓璐對子龍堂的定位,是將其打造成中國的第一藏家。但這只是韓璐的第一步,這個年輕人的最終愿望,是將收藏藝術推向大眾,通過“以藏養藏”的方式,像樊建川的建川博物館那樣,把子龍堂做成一個民間博物館。讓所有熱愛傳統文化的市民,都能親身碰觸到中國文化的精髓。
癡迷古玩的年輕人
古有伯牙子期,知音一逢,便譜寫千年美名,高山流水。子龍堂上,香茗初開,雅樂縈繞,恍惚間有金石之音。凈窗明軒之中,珍藏斑斑歷史,述說塵封往事,懷良才以待四海知己,攜美玉以饗五湖名士。高朋云集,風流盡著。
正因了祖輩對古玩的喜好,韓家世世代代都和古玩結下了不解的緣分。韓璐的父親、爺爺、祖爺爺都是古玩愛好者,閑暇時喜歡搜羅各式古玩,家中珍藏著許多古玉、瓷器和佛像。在父輩的耳濡目染下,年紀輕輕的韓璐也迷上了收藏。有趣的是,在收藏古玩之前,韓璐做的是IT行業。“IT是科技的前端, 古玩是科技的末端。這兩端都齊聚在我身上,這種碰撞是很有趣的。”從科技跨界到收藏,韓璐坦言并不容易。“很多朋友不理解,覺得一個年輕人為什么要去收藏老人家愛玩的東西。”但真正走入了收藏這一行,韓璐卻越發沉迷,不可自拔。
“玩收藏,緣分是很重要的。”如今,韓璐像自己的父輩一樣癡迷上了古玩,經常一頭扎進古玩市場里,一窩就是一天。身上帶的錢不夠,就省吃儉用,待錢湊齊,千方百計也要買回來。韓璐看上的各式寶貝,往往都得經一番周折,才能被他收入囊中。但當藏品得到了專家和收藏愛好者的認可,就是韓璐最開心的時刻。
在收藏的過程中,韓璐也走過一些彎路。當發現自己在收藏經驗上的不足后,韓璐結識了許多國內一流的古玩鑒定專家,并經常向他們請教關于收藏的問題。如今,只要是放在子龍堂里收藏的古玩,都有專家鑒定的證書,而隨著與專家的交流學習,韓璐的鑒賞能力更是大有提高。
與此同時,韓璐也開始研讀各類關于文物收藏的資料和藏品鑒定的書籍。在剛剛接觸古玩時,因為資金不足,他也不得不放棄過許多上佳的藏品。如今,雖然韓璐依然不如其他專業藏家的身家雄厚,但憑著對收藏的濃厚興趣、自己的苦學鉆研,再加上專家的多番指點,這使得他再也沒有錯過任何眼皮底下有價值的寶貝,并總能以較低的價格最終拿下藏品。
在子龍堂的諸多藏品中,韓璐最鐘愛的是古玉。而古玉當中,一尊戰漢時期的玉云雷紋鼠形器最得其心。這尊玉鼠,不僅光澤溫潤、玉質縝密,更因造型奇特,而將圖騰崇拜的遠古時代再現于人前。值得一提的是,這尊鼠采用的玉料,是戰國至漢代特有,如今早已絕跡,是為孤品。但在韓璐眼中,它對自己的意義卻比它本身的價值還要大—鼠是韓璐父親的屬相,加之玉器本就寄托著美好的祈愿,因此他深信,這件吉祥物能給自己的父親、家人帶來福氣。
對韓璐而言,藏品的價值不在于其昂貴的價格,而在于其背后埋藏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統。“手摸一件古玩,仿佛在觸摸一個時代的脈搏。它將把你帶到一個未知的世界,讓你與自己的老祖宗對話。那是我們的老祖宗曾經生活過的時代,那個時代有最瑰麗的歷史遺產,有最奪目的文化傳統。這正是我們這個浮躁的時代最欠缺的東西。”所以,將子龍堂的寶貝放在手中,揣著歷史的追憶,回到老祖宗的時代去,看一看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承,品一品淡如白水的君子之交,何樂而不為呢?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