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會稱高額餐費違規
中國紅十字會秘書長王汝鵬4月19日首次就上海盧灣區紅十字會“高額餐費”事件作出回應,上海盧灣區紅十字會的“高額餐費”屬于嚴重違規行為,違反了中央關于嚴格控制“三公”支出的有關文件精神。我們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人民用汗水換來的,無論花的是什么錢,即便花的是行政工作經費而不是社會捐款,都要嚴格執行標準,堅持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因此,我們要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批評教育,依照有關規定處理。
4月15日,一張消費金額達9859元的餐費發票,將上海盧灣區紅十字會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并由此演變成一場對于紅十字會的信任危機。4月16日,上海區紅十字會通報了調查和處理結果,但從網上議論來看,顯然難以服眾。
對此,中國紅十字會秘書長王汝鵬4月19日接受新京報獨家專訪,首次就上海盧灣區紅十字會“高額餐費”事件作出回應,稱此事對紅十字會的形象產生負面影響。
■背景
王汝鵬表示,總會對上海盧灣區紅十字會的高額餐費事件非常重視,4月15日微博一貼出,便立即要求上海市紅十字會進行調查核實。在盧灣區委區政府協助下,次日下午,上海市紅十字會便上報了調查結果和處理意見,并及時通過官網公布。應該說,上海市紅十字會和盧灣區委區政府對調查是重視的,處理也及時。
就餐人數:17人
就餐標準:人均579.94元
公務接待標準:人均150元
處理結果(4月16日):責成盧灣區紅十字會退回超出公務接待標準的7309元,人均429.94元,在上海市紅十字系統受到通報批評的處分。
總會認為,上海盧灣區紅十字會的“高額餐費”屬于嚴重違規行為,違反了中央關于嚴格控制“三公”支出的有關文件精神。我們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人民用汗水換來的,無論花的是什么錢,即便花的是行政工作經費而不是社會捐款,都要嚴格執行標準,堅持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因此,我們要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批評教育,依照有關規定處理。
王汝鵬指出,這件事對紅十字會的影響肯定是負面的,但我們希望以此為教訓,通過加強監督和管理,把壞事變成好事??倳iT召開會議,研究如何加強紅十字會系統的監督管理和推進公開透明。會議決定將此事向全國紅十字會系統進行通報,要求各級紅十字會進一步強化勤儉辦事業的意識,嚴禁鋪張浪費。
我們還會進一步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和信息披露的規章制度,加強對行政事業性經費和社會捐贈資金的規范管理和使用,嚴禁用捐贈資金開展公務活動,對使用行政經費開展公務活動的,要嚴格遵守財務紀律,嚴禁超規定、超范圍、超標準使用資金。
目前,中國紅十字會的主要經費來源包括,一是政府的預算撥款和購買服務;二是接受國內外組織和個人捐贈;三是紅十字會會員繳納的會費。對于不同來源的經費收入,紅十字會都制定了相應管理辦法,如會員會費有《中國紅十字會會費管理辦法》;社會捐贈有《中國紅十字會募捐和接受捐贈工作管理辦法》;財政撥款則嚴格按照財政部相關規定進行管理和使用。
王汝鵬指出,中國紅十字會財務部對不同來源的資金由兩個處分別管理,機關財務處負責管理財政資金,事業財務處負責管理會員會費和社會捐贈資金。地方紅十字會也同樣對不同來源資金實行分開管理。
另外,紅會的干部管理參照公務員管理,上海紅十字會通報批評中提及的150元人均接待消費標準是按照公務員的接待消費標準來定的,因此各級紅會都是一樣的。
清華大學創新與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指出,從這起事件來看,網絡對公益慈善組織的監督作用越來越大,但我們應積極引導網絡對公益組織發揮的積極作用,呼吁網民要理性回應。很多網民表示不會再捐款的做法很不理性。其實網民可通過積極行為,引導慈善機構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一棒子打死。
鄧國勝表示,任何一個國家的公益組織都不可能完全避免丑聞,不能一件丑聞而完全喪失對公益慈善機構的信心。從國外經驗來看,更多的是獨立的第三方評估機構來發揮引導的作用,它們專門對一些進行勸募的公益慈善機構進行評比,評估其行為是否和宗旨一致。這些評估可引導公眾捐款。
鄧國勝指出,我國目前對公益慈善機構的監督容易流于形式,比如對公益機構的年度檢查報告,發揮的作用很有限,很難引導公眾的捐贈行為。所以還是希望有獨立的第三方評估機構能出現。但目前中國純民間的評估機構還沒出現,有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多是些民政部門發起或以民政部門主導的,帶有官方背景,其最大缺陷就是行政干預。
針對紅會的處理速度和方法,鄧國勝認為,值得肯定。他也期待更多慈善機構能通過這個個案進行組織的變革,加強自律,規范組織的行為,樹立一些行業的標桿,推動行業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