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辜思歷:永遠不相信不勞而獲
辜思歷身上有一種混合的氣質。作為有過長期海外生活經驗的新加坡人,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與其在制定本土銷售計劃和團隊捏合過程中對中國人心理的精準把握,均令人稱奇。而在他那張與中國人無異的面孔和流利漢語背后,關于人生關于工作的種種瘋狂想法與理性規劃,卻又相當西化,甚而藏匿著些許嬉皮士味道。
作為一名新加坡人,辜思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令人稱奇。而在他的東方面孔和流利漢語的背后,對人生和工作的瘋狂想法,又藏匿著嬉皮士的西方味道。
辜思歷身上有一種混合的氣質。作為有過長期海外生活經驗的新加坡人,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與其在制定本土銷售計劃和團隊捏合過程中對中國人心理的精準把握,均令人稱奇。而在他那張與中國人無異的面孔和流利漢語背后,關于人生關于工作的種種瘋狂想法與理性規劃,卻又相當西化,甚而藏匿著些許嬉皮士味道。
天才,即是堅持自我訓練的異類
走進辜思歷的辦公室,最搶眼的不是閃著熒光的辦公儀器、堆砌成山的文案,立柜頂層的三臺單反相機、桌面上的尼泊爾鸚鵡螺化石、高坐于書櫥上的巴厘島小木人等形形色色的裝飾物將這里打扮得更像是旅行者的小型私人博物館,身未動、心已遠似是主人的日常狀態。
辜思歷說,以當下“出名要趁早”的價值觀評判,他30歲以前的人生算是“虛度”的,除了服兵役、拿學位、當校監賺學費,便是背著包到處游走??雌饋硎裁炊紱]干,但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打下了思考、行動方式的性情底子,終身受用。
他有個習慣,每次旅行,花費在行前資料收集、旅行、歸來后圖文整理的時間比例是3:1:2。“好像,我做其他事情的比例也大致如此。”他說他在兩年前還不舍得放棄慣用的Rollei 35膠卷相機,別人看到他拍照的樣子都笑話他老派。因為拍數碼的人大多會對著一個場景不停按快門,而從光學相機訓練出來的人卻總要瞄很久,很珍惜按下快門的時機。“沒有測光表,沒有聚焦儀,全憑經驗和感覺,拍出來后十張里有三張能用就很幸運了。有一次旅行, 我帶了二十幾卷膠卷,為了保險都用錫紙包起來,一粒一粒,好像蠶繭一樣?;丶乙院?,心里期待快點沖洗出來,但又不能太快,要等膠卷慢慢調適。在這種等待的過程中,整個心理感覺都拉長了,這些經驗都是數碼時代無法體會的。”
聽及此言,反思他被一些業界同行斥為“不務正業”,甚而“離經叛道”的營銷手法—不做廣告,代之以贊助音樂廠牌“十三月”舉辦搖滾音樂會,聘請網絡 漫畫家胖兔子粥粥繪制產品用戶手冊,贊助賽車主題的網絡游戲,與黃健翔一起教民工子弟踢“快樂足球”……凡此種種,乍一看皆與粗黑笨重的輪胎相去甚遠,與汽車廠商慣用的節油接力、車手表演、明星代言手法也全無干系—卻有了不同感受。這不是個機巧、避重就輕的人。
他的行程一定程度上佐證了這一點:每年親自飛去全國各地給零售商、經銷商講600小時課,《打造無敵團隊》和《溝通密碼》。無關實務,而是如何更好 地溝通和提升管理。銷售人員常年在外奔波,無暇照顧家庭,婚姻出現問題者不在少數。他便很有心的將溝通的理念技巧自工作衍生到家庭,給予員工重塑家庭的鼓勵和建議。受到啟發的員工事后寫給他致謝短信,他則一直保留在手機里。付出誠意的成果是,在人員流動率甚高的輪胎行業,固鉑的銷售團隊一直很穩定。
永遠不要相信有不勞而獲的事情
與坐在公司高墻中運籌帷幄,或是打廣告、贊助F1相比,這下的是看起來并不“聰明”的死功夫,但由于零售渠道對于專注于替換胎市場的固鉑至關重要,換個角 度評判卻也精準、直接,不繞任何彎路。辜思歷非常推崇格拉德威爾寫作的《異類》(Outlier),書中提出了一個觀點:人不是因為聰明就可以成功。要在 一個領域里成為專家,至少要經歷10000小時的磨練。“我常常在電視里看到創業節目,每個人都自稱要成為比爾·蓋茨。比爾·蓋的成就人人都可以看到,但 有多少人知道在他13歲,每天晚上凌晨跑到家附近的俱樂部去用計算機練習編程,三年累計下來差不多正好10000小時。許多人看到的只是他從哈佛退學,甚 至一些大學生也說要像他一樣退學創業,如果只學到這一點那就完蛋了。”
在培訓課程中,他常常向員工講述一個“南海部落”的故事。在他讀大學的時候,訪問過一個參加過二戰的老兵,跟著旅行團去參觀太平洋上一個叫做“南 海”的島嶼,二戰時麥克阿瑟曾經帶領他們攻打過這個地方。當地有種“豐收舞”表演,傳說跳完這個舞就會有食物吃,而跳舞的方式就是在一個空曠的停機坪似的 地方,兩只手舉在頭頂上交叉,向天空比劃,旁邊還有人在不停地敲打。老兵一看,這不就是他們在二戰期間需要空投物資時向空軍做的信號么?這個部落的人看到他們這個樣子,天上就有東西掉下來,不明就里,從此形成了這一謬誤的風俗。
所以,永遠不要相信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我在美國MBA畢業的那一年,正好趕上網絡泡沫,只要寫一個簡單的創業規劃就能拿到幾千萬美金的風投。我的幾個當年圈到錢的同學,都在泡沫破滅后背負重債,有的到現在還沒還完。”也不要迷信和盲從任何的既定程式和指標,“當你用腳走過去的時候,你會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因為你貼近事實。我的管理就像我拍照的習慣一樣,拍近景的時候經常貼到了人物的臉上。這就是管理,也是我的人生哲學。”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