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本分,不要曲學阿世——教授和學生的責任
有良心的教授不可以曲學阿世。在當時的政治高壓下,他可以不說話,但不可說假話。
責任編輯:戴志勇
有良心的教授不可以曲學阿世。在當時的政治高壓下,他可以不說話,但不可說假話。
如沒能創新觀念,有價值的新觀念沒能轉化為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決策,那就是大學的失職。
教授們在社會失范時要出來說話,這也是一種必需的服務。
通過社會運動,教授和學生可以直接服務于社會。
如上兩篇文章(見《南方周末·大參考》,分別為:《把脈沉疴,重塑大學》,2011年3月3日;《大學不“大”,皆因價值觀出了問題》,2011年3月17日)所述,大學的功能已發生很多問題,教授和學生可以做什么?我還是從教學、科研和服務三個主要功能的角度、從大學理念的角度來討論。
何謂理想的教授與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教授和學生的責任是什么?理想的教授、理想的學生是什么樣?
如果大學的理念是培養全人,理想的導師就應是全人。他或她要有品性、學術良心、自由的思想與獨立的精神、人文關懷、公民意識、對文化和社會有廣闊的理解力。
在改革前的30年,不少知識分子曲學阿世。1958年的大躍進中,有著名科學家就撰文做科學論證,說糧食畝產可以達到“二千多斤的二十多倍”,因為某試驗田蔬菜畝產已經達到160萬斤。如果這位科學家真相信光能可以換算成農產品,畝產可以達到如此高的數字,他的科學可能有些問題。如果他是為了配合當時那種空想共產主義,迎合全國大躍進的政治形勢,這就是一個曲學阿世的典型代表。
理想的教授應該是有品性、有獨立思想和精神、有學術良心和公民意識的人,不會去誤導別人。有良心的教授不可以曲學阿世。在當時的政治高壓下,他可以不說話,但不可說假話。
理想的教授是學生靈魂的導游。在課堂上,她或他能夠賦予公式和數據以意義,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背后的邏輯。這些也必須建立在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精神之上,建立在對文化和社會的廣闊理解之上,否則無法傳道、授業、解惑。
除此之外,理想的教授還要知道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正如韋伯所言:
一位能夠給學生以啟發的老師,其主要任務就是要教他的學生看到那些對于自己的觀點來講是“不方便的&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