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通脹同行

CPI數值有望在今年六七月份達到峰值,此后將逐步回落。但通脹將在數年時間內長期存在。

責任編輯:肖華 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CPI數值有望在今年六七月份達到峰值,此后將逐步回落。但通脹將在數年時間內長期存在。

■這輪通脹的特殊性在于,經濟還沒過熱通脹已經不低。但也有人認為,滯脹已經出現?!鲋?,CPI上漲主要是食品價格漲價驅動;之后,變成食品和非食品價格上漲共同驅動。

■輸入型通脹的力量其實較小。

■貨幣超量給通脹帶來長期壓力。

■發改委“約談”企業不漲價,或對控制通脹預期有幫助,但也可能會延遲通脹的速度,延緩通脹頂部出現的時間。

中國政府正在運用所有政策工具抗擊通脹。 (CFP/圖)

2011年4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4%,攀上了32個月以來的最高值。

物價上漲不是新聞,新聞是國家發改委會同農業部、商務部等部委,“約談”康師傅、聯合利華、貴州茅臺、中糧集團等一批企業,全面關心方便面、洗發水、食用油和白酒等日用消費品的價格。

不同尋常的“約談”行為,在慣見的加息、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等舉措之外,增添了公眾層面對通脹升溫的預期。

物價還會不會往高點走?通脹還將持續多長時間?推動本輪通脹的動力來自何方?如何與通脹共存,化解通脹之危?南方周末邀請了高盛(亞洲)中國經濟學家喬虹、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和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就上述問題發表看法。

5.4%意味著什么?

南方周末3月份CPI同比增長5.4%,是32個月來的最高值,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

喬虹 (東方IC/圖)

喬虹高盛亞洲中國經濟學家)

5.4%確實是2009年以來通脹同比增長的最高值。這個數值表明通脹的壓力并沒有消散。不過,這并不太令人驚訝。這個數值比高盛預計的5.2%要稍高,但還是對原來判斷的一個印證。

從食品和非食品來看,食品是從11.0%上升到11.7%,非食品是從2.3%上升到2.7%。也就是說食品和非食品價格上漲對CPI的貢獻是旗鼓相當的。在這個里面沒有太多令人驚訝的地方。

劉煜輝 (CFP/圖)

劉煜輝(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這個數值沒有提供太多信息,還是在預期之內。3月份CPI構成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翹尾因素,一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