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走出去歐亞、中亞、泛亞:揭秘中國高鐵三大戰略方向

中國積極幫助別國建高鐵,并計劃將中國大陸與鄰國以鐵路相連時,被很多海外媒體視為中國在推行“高鐵外交”

責任編輯:史哲 實習生 馮飛

“一條34公里長的隧道馬上要動工了”。在位于云南西部中緬邊境地區的高黎貢山,一條連接中緬之間的鐵路線已經開建,作為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負責對這條鐵路提供技術支持。

由于地處熱帶,且考慮到客貨運輸的經濟成本,中緬鐵路的時速只有170公里,并非嚴格意義上的高速鐵路。然而,它卻是中國高鐵“走出去”戰略邁出的實質性的第一步。

高速鐵路是指通過改造原有線路,使營運速度達到每小時200公里以上,或者新修建、營運速度達到每小時250公里以上的鐵路系統。經過近10年的高速發展,中國高鐵投入運營里程已達8358公里,位居全球第一。

當內需已經不能滿足中國高鐵企業的胃口時,“走出去”就成了當然的選擇。而相對日法德等高鐵先進國家,成本低是中國的最大優勢。據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黎雪榮分析,國外建設高鐵每公里成本為0.5億美元,而中國只有0.33億美元,相差三分之一。

中國周邊有17個鄰國,地緣政治方面麻煩多多,而地緣經濟上的合作卻頗有聲色。所以,當中國積極幫助別國建高鐵,并計劃將中國大陸與鄰國以鐵路相連時,被很多海外媒體視為中國在推行“高鐵外交”。

雖然被外界稱為“外交”,而真正的牽頭方卻是鐵道部。鐵道部在2010年針對不同國家成立了十多個工作小組,讓“走出去”有了戰略的模樣。

設想中的“走出去”,包括三個戰略方向:通過俄羅斯進入歐洲的歐亞高鐵;從烏魯木齊出發,經過中亞最終到達德國的中亞線;還有從昆明出發,連接東南亞國家,一直抵到新加坡的泛亞鐵路。

在多數情況下,鐵路如何過境并不是一件好商量的事——比如中國的鐵路是否與緬甸相連并未敲定,但在王夢恕看來,那是遲早的事,“中國這邊一開工很快就到邊界了”。

(明鏡/制圖)

俄羅斯人的猶豫

計劃中的歐亞高鐵從倫敦出發,經巴黎、柏林、華沙、基輔,過莫斯科后分成兩支,一支入哈薩克斯坦,另一支遙指遠東的哈巴羅夫斯克,之后進入中國境內的滿洲里。

鐵路在中國和那個北方大國的關系中曾扮演了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