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物價漲得最快的地方——第一個實行臨時價格干預的省

8.8%,青海一季度的物價再創新高,比全國CPI水平還整整高出3個百分點。貧窮的青海,為何物價漲幅全國最高?實施臨時價格干預第一周,效果如何?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貧窮的青海,為何物價漲幅全國最高?實施臨時價格干預第一周,效果如何?

8.8%,青海一季度的物價再創新高,比全國CPI水平還整整高出3個百分點!

據青海省發改委的一位官員透露,省領導看到這一數據時,大發雷霆:是不是統計錯了?

4月19日起,青海全省實施臨時價格干預。

此次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實施時間為 4月19日至7月19日,實施干預的商品為價格上漲幅度過大且能依法有效實施干預的生活必需品。至于實施干預的具體商品和干預方式則由各州、地、市根據當地消費特點、價格水平和市場規律研究確定。

這是全國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實行臨時價格干預的省份。青海為什么不得不干預物價?怎么干預?是否能奏效?南方周末記者奔赴這個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地方。

這是西北最大的農貿市場青海西寧海湖路蔬菜瓜果綜合市場。每天這里的價格信息都會輸入到國家商務部和農業部的農產品價格監測系統。 (南方周末記者 夏英/圖)

沒人愿意種菜

像他們這樣種菜來賣的青海農民并不多,青海全省的蔬菜自給率不足30%

4月24日凌晨兩點多,西寧市城北區吧浪村三位菜農張國發、楊有林和馬富倉摸黑出發,去海湖路批發市場賣菜——那是青海乃至西北最大的批發市場,在吧浪村只能賣出兩三毛錢的油菜,在這里能賣到7毛錢一斤。

天黑,路上夜里運貨的大貨車也多,小三輪突突突地開了一個多小時才到。今年以來,油價兩次上漲,從吧浪村往返一次海湖路市場,小三輪需要燒15元油錢,比此前多出了四五塊。張國發和楊有林將菜拼在一輛三輪車上,為了省下15元錢。

凌晨3點來鐘的海湖路批發市場,已經是車來車往。在蔬菜批發區,菜農們打著手電筒做生意。

接近六點,張國發們賣完了菜踏上返程。太陽還沒出來,氣溫只有兩三度,小三輪什么遮擋也沒有,風吹得一路同行的記者渾身哆嗦。不過三個菜農卻很興奮,這天他們分別賣得100塊、80塊和300塊。路上,三人破例停下來每人吃了一碗5塊錢的面。

像他們這樣種菜來賣的青海農民并不多,青海全省的蔬菜自給率不足30%。這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