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倩女,幽魂不散
在香港,你往手機上輸入“倩”字,緊跟著就會蹦出“女幽魂”三個字。
責任編輯:袁蕾 陳軍吉 實習生 蔣瀟
香港資深影評家列孚告訴記者,在香港,你往手機上輸入“倩”字,緊跟著就會蹦出“女幽魂”三個字。
1960年,李翰祥版《倩女幽魂》參加戛納電影節,是第一部進軍國際影壇的華語彩色電影,因其聲譽卓著,往往被視為《倩女幽魂》題材電影的開山之作。1987年,徐克、程小東領銜創作,張國榮和王祖賢主演的《倩女幽魂——妖魔道》再度掀起“倩女熱”,隨后又有《人間道》、《道道道》、動畫片《小倩》跟進。算上眼下葉偉信導演的這部,《倩女幽魂》題材電影至少有7部了。
“50年來同一題材反復翻拍,雖然比不了黃飛鴻題材的一百多部,但也足見其影響力之大。”列孚說,“其實細究起來,李翰祥之前就有一部電影叫《小倩》,只不過影響力沒那么大,也就被忽略了。”
最新版《倩女幽魂》導演葉偉信說,“我不想和別人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我喜歡李小龍,那么現在的年輕人肯定也會喜歡古天樂和劉亦菲塑造的燕赤霞和聶小倩。”
葉偉信版《倩女幽魂》是所有版本中,惟一“鬼”變成“妖”的一部。 (劇組供圖)
香港導演的第一個機會多半是“鬼”
說起來,葉偉信剛出道時就和徐克有緣,只不過比較間接。
葉偉信小時候家住“公屋”,看過“蠱惑仔”系列電影的人都知道,住“公屋”意味著家境困窘。由于父親早逝,1983年葉偉信中學還沒畢業就出來打工賺錢。很幸運,他剛一起步就進了新藝城電影公司,在徐克的太太施南生手下當信差。
機會偏向有準備的人,葉偉信天生喜歡看電影,與一般孩子不同的是,他經??磮蠹埳系挠霸u,看過電影還在電影票背后打分。
這個有心的信差引起了“肥貓”鄭則仕的注意。在拍攝《何必有我》時,身兼導演、編劇、主演的鄭則仕把葉偉信帶進劇組,派他分發盒飯。在這個看似永無出頭之日的崗位上,葉偉信竟然奇跡般地抓住了機會。
有一次他給大家派飯時發現,有人偷著多拿了盒飯,后來的人沒飯吃了。葉偉信越想越氣,當場叫罵,越罵越兇。鄭則仕走過來說,以后你不用再管便當了,學著做場記吧。這一年葉偉信19歲。
憑借《何必有我》,鄭則仕問鼎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欣喜之余鄭則仕跟葉偉信說,這個劇組周潤發、曾志偉等明星大佬云集,你一個孩子遭遇不公敢于公開叫罵,有前途。
跟著鄭則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