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集體中毒善后與群體焦慮干預
聽說自己原來是中毒之后,一些中毒者開始出現緊張、恐懼、焦慮和抑郁等應激反應。在少數人身上,這些情緒轉變為身體的痛苦,一個病房里有人喊:“有人抽了!”
(本文首發于《南方周末》)
最艱難的時刻已經度過——對于一場重大的公共衛生安全危機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果;但于203名中毒患者,積極的“心理干預”或許是比破案更重要的事。
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4·9”特大投毒案目前仍在偵破之中。幾天來,哈爾濱市公安局派往醫院調查的多名警察均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對近期破案不抱樂觀態度?!澳憧茨菬崴鞣诺牡胤?,隨便來個人就能往里投毒?!币幻煺f。被投毒的熱水器未按照衛生安全的要求加鎖,并位于醫院一樓康復中心走廊的開放性區域。這名警察表示,醫院的這種疏忽導致“案子不好破”。
正式渠道的消息則付之闕如。案件發生后的9天中,黑龍江警方未就偵破進展情況披露任何消息。
數名中毒孕婦面臨困境
這起集體中毒事件是在4月9日上午發生的,中毒者包括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的203名患者、陪護人員和醫護人員,其中一名77歲的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當日下午死亡。黑龍江警方在3天后宣布,中毒系由“氟乙酰胺”鼠類藥品被故意投入醫院電熱水器并最終進入醫院食堂早餐粥品所致。
案發后的最初兩天,中毒人員身體虛弱,并被當地衛生部門盡量互相隔離,注意力多集中于自身治療。不過隨著身體逐漸康復,他們已向醫院和當地衛生部門提出了賠償要求。他們普遍認為中毒系無妄之災。一個好消息是,黑龍江省衛生應急指揮中心主任、衛生廳副廳長王恩海在4月12日對媒體表示,中毒人員在康復后不會留有后遺癥。一個壞消息則是,氟乙酰胺為劇毒性的神經毒藥,而中毒人員中至少包括5名孕婦,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