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深喉”群體素描

在“深喉”群體中,最常見的還是自身利益受到腐敗行為損害的人。在公開報道中可以看到,有不少人因土地糾紛、職稱待遇問題、經濟利益受損、行賄后未能取得預期收益等憤而走上舉報道路。

責任編輯:馬昌博 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因被打擊報復產生的財產損失,我所接觸到的部門都不給我落實。”曾被非法刑拘和勞動教養的舉報人李文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們說不能讓我過好了,讓我過好了,大家就都去舉報了。”

舉報人王培榮大量利用博客和論壇舉報。到目前為止,他的博客已經被關了一百多個。“沒關系,關了我就再開。開一個博客的成本很低,但要關一個博客的成本是比較高的,要用錢、動用關系。”

在這個網絡時代,新的舉報方式不斷涌現。利用網絡將貪贓枉法者拉下馬,已不鮮見。 (CFP/圖)

2011年4月25日,中石化“天價酒”事件調查處理結果公布,花119萬買了1176瓶高檔酒的魯廣余被免去廣東分公司總經理職務并降職使用。

在這一反腐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正是通過網絡提供購酒發票等關鍵證據的“深喉”。之前曾傳出中石化正調查“內鬼”的消息,對此,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已表態:不允許調查舉報人。

這并不是“深喉”第一次立功。事實上,“深喉”一直是中國反腐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參與力量。官方數據顯示,七成立案偵查案件源自舉報,不少大案背后亦活躍著他們的影子。

不過,出于自身保護等原因需要,這一群體往往隱身幕后,低調行事。少有人知道,反腐“深喉”們究竟是一群怎樣的人?他們為何要舉報貪官?舉報之后,權傾一時的貪官會不會被順利扳倒?“深喉”們的人生境遇又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因何舉報,憑何舉報

曝光中石化“天價酒”發票前,“深喉”們給紀檢部門寫過舉報信,落款署名是“一群關心中石化廣東命運的老干部和普通群眾”。

這是國人熟悉的化名方式,用充滿道德感的落款陳述舉報動機,與之類似的還有“正義之士”、“忠誠的共產黨員”等。重慶市檢察院曾統計發現,“正義”、“法律”、“真誠”三個詞在舉報人使用的化名中出現頻率最高。

不過,在“深喉”群體中,最常見的還是自身利益受到腐敗行為損害的人。在公開報道中可以看到,有不少人因土地糾紛、職稱待遇問題、經濟利益受損、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