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合作: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訪19世紀以來中法關系史上首位女大使
法國不會侵占利比亞。戰后利比亞應該有什么樣的政府或者代表性制度,不應該是由法國來決定的。只有新的利比亞政府才能決定對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的外交政策。
責任編輯:史哲 實習生 徐麗
法國不會侵占利比亞。戰后利比亞應該有什么樣的政府或者代表性制度,不應該是由法國來決定的。只有新的利比亞政府才能決定對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的外交政策。
我們沒有向中國提出任何提高人民幣匯率的時間表或者是速度要求。
法國最新一代核電站正在中國建設,這種新的核電站有兩層保護殼。
白林,1953年10月19日出生。2011年3月出任法國駐華特命全權大使。 (法國大使館供圖)
2011年3月底,白林(Sylvie BERMANN)女士成為新一任法國駐華大使。一個學習法語的網站上介紹說:她是“19世紀以來中法關系史上首位女大使”。
她聽得懂中文,記者的快語速顯然沒有給她造成太大的麻煩。白林1980年代曾在法國駐華使館工作?;貒?,是通過電視來保持自己的漢語聽力的。在采訪中,她不放過一切機會和記者說中文,而不是歐盟的工作語言英語,實在不行才借助翻譯。采訪結束時,記者用英語對她說:“你來中國6個月后,中文肯定沒問題。”她則用中文回答:“我希望能這樣。”
4月23日,由法國主導的利比亞戰火已經燃燒月余。利比亞局勢何去何從正困擾著國際社會。白林女士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專訪。
軍事干預利比亞是新的“拿破侖戰爭”?
南方周末:關于利比亞戰爭,一些人把這場干預人道主義危機的戰爭稱為新時期的“拿破侖戰爭”。法國對利比亞軍事干預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白林:我們對利比亞進行軍事行動的惟一目的,就是人道主義。我們的目的就是拯救利比亞人民的生命,防止卡扎菲實行他聲稱過的血洗班加西計劃、血洗利比亞人民(反對派)的計劃。
我們并不準備在利比亞進行任何地面的軍事行動,也沒有侵占利比亞的計劃。
我們的軍事行動是經過聯合國安理會第1973號決議的授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