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座水電站遺禍九龍江

九龍江流域已經被切割成數百個不連續的、非自然的河段,河流生態已完全改變。

責任編輯:朱紅軍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張晴 史秋娟

九龍江,福建省第二大河流,流經龍巖、漳州、廈門三市,主要由北溪、西溪、南溪三條主要河流匯合組成,計有九個河口入海,故名。全流域總長2000公里,流域面積1.47萬平方公里。

一位科學家,以一份遲到20年的環評報告,為一條內陸江河的“消失”立此存照

作為一條江,“九龍江”事實上已經消失了。它被稱為閩南地區的母親河,流經龍巖、漳州、廈門三市。

更嚴謹的說法應該是:九龍江流域已經被切割成數百個不連續的、非自然的河段,造成生態破碎,河流生態已完全改變。

橫鎖它的是遍布整個流域的超過1000座的水電站,沒有人去刻意比較過,還有沒有第二條河流如此千瘡百孔。

這樣的秘密出自一份整整遲到20年的規劃環評報告,它的主持者廈門大學環境影響評價中心主任張珞平決定時隔四年后說出來。

那段瘋狂的年代已經過去,“或許一百年后我們才可以把水電站都炸掉”。

這樣的小電站,密布九龍江流域,石頭砌成了一個幾米寬的導流渠。 (南方周末記者 孟登科/圖)

“以電興工”,跑馬圈河

九龍江流域水電開發最緊鑼密鼓是2000年至2005年間。

即便是水電站建設控制相對嚴格的北溪干流,也已布滿了10級電站,而北溪干流全長也不過270公里,甚至在10公里的華安縣脫水段,都依次排列著羅溪、龍豐一級、龍豐二級及龍頭山四個電站。

南方周末記者探訪的龍豐一級電站顯得很不起眼,只占據了主河道靠近岸邊的一側,石頭砌成了一個幾米寬的導流渠,正值枯水期,電站每天必須等到下午四五點蓄滿水后才能短暫放水發電。

這是一個連牌子都沒有掛的小電站,甚至在九龍江流域水電開發規劃的名冊中都找不到名字,但電站的工人堅持認為自己是合法企業,因為有工商登記許可,并且足額向華安縣水利局繳納水資源費。

2002年開建的龍豐電站,當時是作為華安縣重點企業被招商引資進來的,兩級各1200千瓦的規??傆嬐顿Y了六七百萬,每年各可以保證發電量300萬度,“若不是2010年的洪水把電站淹了,電站現在已經收回投資了。”

水電站的效益確實可觀。電站的工人給記者簡單算了一筆賬,龍豐一級電站每年可發電300萬度,按每度電平均三毛錢賣出,可以有90萬元的收入,而電站的開銷除了交稅和水資源費外,只需要支付簡單的維修和人員工資。

按照物價部門的批復,龍豐電站的上網電價只有每度兩毛,而實際賣出的電價卻高達三毛,背后又蘊藏著怎樣的秘密?

電力體制改革以后,水電站發電原則上只能賣給電力公司,即所謂的“發電上網&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