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年有一群娃娃兵(下)

《保衛大臺灣》這首軍歌,應該是國民黨撤到臺灣后教唱的第一首軍歌,當時在臺灣最流行,我在舟山時就聽當兵的唱過。來臺灣后,聽軍人唱,學生也唱,小店播放的流行歌曲之間也播軍歌,《保衛大臺灣》是必選歌曲。

責任編輯:馬莉

正式接到命令,我要去“少年隊”報到

我的部隊是六十七軍五十六師,1949年參加過“登步島之役”,打了勝仗,以此為榮,乃稱“登步師”。來臺灣后,因訓練日緊,不適宜娃娃兵生活,1951年下令成立“少年隊”。命令指出,16歲以下的到桃園成福國民小學報到。連上就我一個合乎資格,連長舍不得我離去,很懊惱把我年齡報成15歲,只差1歲,我就不必去了。

下午一輛十輪大卡車來接我,車上已有十多人,我意外發現張坤竟在其中。

一年沒見,故人重逢,自是十分歡喜。

他告訴我,部隊在基隆靠岸登陸,蕭連長見我不在連里,想找我,但船上人山人海,部隊又要立即上岸,他根本無法抽身。

張老師上岸后就帶著張坤離去。他們在臺北有位親戚,此人在上海時開過綢緞行,頗為風光,他早一年從上海攜眷來臺,日子卻大不如前,如今一家五口就靠開個路邊攤賣湯包混生活。

張老師在我們家鄉既是讀書人,也是有錢人,雖然臨行來不及變賣家產,金條銀元倒帶了不少。親戚幫不上忙,父子倆就租屋住。不過他們時運不濟,有晚遭小偷光顧,他們從睡夢中驚醒,和小偷對抗,那偷兒立即化身為強盜,抽出尖刀,在張老師身上劃了好幾道血口,張老師倒地,小偷搜刮了他們所有金條、銀元而去。

張老師讀書、教書還行,營生過日子就沒手段了。愁云慘霧般過了幾天,他想出了主意——張坤從哪里來就回哪里去,也就是暫時把他送去部隊當小兵,等自己安頓好了,再接出來。

張老師本打算找蕭連長,沒找到,倒是他那位親戚在部隊有熟人,一說就成。巧的是,張坤加入的和我一樣,是五十六師。也因此,他和我一樣都得加入少年隊。

少年兵練習唱軍歌

成福國小坐落在半山腰里,背山面溪,四周沒幾戶人家,全都是茅屋。學校很舊、很小,倒是有電。我們這輛車到達時,已近黃昏。

有很多人比我們先報到,還沒編班,人人都帶著小行李,多數是布包,少數用軍毯。大家在各地跑來跑去,嘰嘰喳喳,有說有笑,要不是穿了軍服,還真像是一群小學生。

我們去見了隊長,他姓饒,上尉。隊長說,這里沒有床鋪,每人發給一條草席,用自己行李打鋪。編班后,由各班班長帶去教室住,各班教室已經分配好了。

少年隊共有九十多位少年兵,每班12人。我和張坤編到不同的班。

我個兒矮,以為一定會編到本班最后一名(即排尾),不料還有一位比我更矮的,他叫陳黑子,才9歲。

他果然很黑,但名字叫“黑子”,也挺奇怪。我問他是否還有“黑子”以外的正式名字?他說:“我不知道有沒有,爸爸媽媽親戚都叫我黑子,我姓陳,就叫陳黑子。”

他說話很快,聲音又尖,說的話像國語又不怎么像,我得仔細聽,聽不懂還得問,才能弄清楚。后來知道,他是揚州人,揚州國語和舟山國語是大有分別的。

陳黑子說,他爸爸是當兵的,打仗死了,媽媽帶著他和五歲的妹妹從揚州一路逃難到上海。帶的一點錢很快就用完了,晚上住在城隍廟里,白天媽媽一手牽著一個在路上做叫花子,遇到好心的,給碗飯,給個饅頭,討不到,就只好挨餓。

上海已能聽到遠遠傳來的炮聲,軍隊逐漸撤離。老百姓想走的,只好靠軍隊。陳黑子一家沒軍隊可靠,就隨著滾滾人潮,守在碼頭等機會。

其實,哪來機會?船上的人早就滿了,岸上的還硬向前擠。帶著行李礙事,很多人就把大件行李丟到黃浦江里。船上的兵一面喊“不許上來!不許上來!”一面排成一列用步槍槍托打人,有人被打得頭破血流,有人被打到海里,運氣好的,身手敏捷的,就上了船。

陳黑子的妹妹被沖散了,死活不知。媽媽像失魂似的,連悲傷都不知道了吧,緊拉著他,被人潮推著往前走。想必是他爸爸在天上保佑,小小的陳黑子竟被推擠到了跳板上,他夾在人群里,身不由己地上了船。

他覺得,媽媽在他上到了跳板時,突然松了手,還在他肩上拍了一下。他再回頭找媽媽時,已不見人影。

軍艦開向舟山,撤退的是八十軍,要和六十七軍合力去守登步島。部隊上岸時,他可比我聰明多了,也不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