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標準老了
現行中國食品安全標準10年以上標齡的占1/4,個別甚至已超20年未修訂。歷史沉疴、行業利益、交叉繁瑣的行政程序造成了中國食品安全標準的落后。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張晴 史秋娟
現行中國食品安全標準10年以上標齡的占1/4,個別甚至已超20年未修訂。歷史沉疴、行業利益、交叉繁瑣的行政程序造成了中國食品安全標準的落后。
與國際食品安全標準相比,目前中國的食品標準混亂、無序、落后。 (CFP/圖)
標準低,還“打架”
484與22289相比,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僅為后者的2.2%,但這就是農藥殘留限量指標項目中,歐盟與中國的差距。
這僅僅是中國食品安全標準的冰山一角。最近隨著雀巢等歐洲知名品牌嬰兒食品中的“砷、鉛、鎘等重金屬含量”中外檢測標準不同的爭議,公眾對我國食品安全標準低于國際標準的質疑再次升溫。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與國外相關食品安全標準相比,中國的食品安全標準不僅少,而且很多標準低,以致引發諸多國際貿易糾紛。
目前,食品國際標準和分析方法主要由國際標準化組織、食品法典委員會(簡稱CAC)、國際衛生組織等發布。其中,CAC成立于1961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組建的政府間組織。
截至2009年,CAC已制定了8000多個國際食品標準、3274個農藥殘留限量、1005個食品添加劑的安全評估。但這一國際標準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
我國2006年實施的鮮凍禽肉國家標準,只有土霉素與CAC的規定一致。中國的國標與國際標準,尤其是歐盟標準差距比較大,如己烯雌酚(一種環境激素),歐盟規定的殘留最高限量是0.001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