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爆炸的“引線”已經拆除——專家解讀第六次人口普查
中國人口將提前到來的低生育率和老齡化趨勢,已經公布的數據正為這種預測提供了佐證。
責任編輯:李梁 馬昌博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在其他發展中國家,采取非計劃生育的措施,一樣達到了人口轉變的效果。“他們沒有強有力的計劃生育政策,但他們通過家庭計劃鼓勵人們少生,同樣產生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巴西,人口轉變同樣很快。”
日前,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正式公布。距離上次全國人口普查已超過10年,中國的人口總量和人口結構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這正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
從本世紀初開始,人們已經預見到了中國人口將提前到來的低生育率和老齡化趨勢。已經公布的數據正為這種預測提供了佐證。但更重要的是,面對已經成為現實的變化,政策將何去何從?
河南洛陽,一位老人站在自行車旁,身后的墻壁上寫著紅色的“家”字。到2020年我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將達1.67億人,約占全世界老齡人口的24%。 (CFP/圖)
人口多不再是核心問題?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全國(不含港澳臺,下同)總人口為 1339724852人,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萬人。這一數據引起很多人的質疑,一個擁有超過12億人口基數的超級人口大國,平均每年只增加700多萬人?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認為,10年增長7390萬人,并不算少。“過去我們每年的出生人數在1600萬左右,2006年是最低點,最近幾年又在上升,又達到了1600萬,如果去掉800萬—900萬的死亡人數,每年凈增加人口700萬。最近幾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凈增人口都差不多是這個數據,怎么會感覺到驚訝呢?”
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說,人口的凈增長是出生人口減去死亡人口,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我國的出生人口就已經降到1.5%以下了,官方認可的生育率水平是1.7%左右,這樣我國至少持續了18年的低生育水平,而每年死亡的人數在回升。這樣,每年總人口在增加,但是增幅每年遞減,這種遞減會延續到2030年左右,接著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
在學界,人口總量似乎并不是他們關注的焦點。
原新說,從目前來看,中國人口的核心問題已經從數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