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造林,得不償失?——專訪清華大學生態保護研究中心前主任于長青

為什么森林覆蓋率增加了這么多,生態環境卻持續惡化?為什么我國造林面積持續高速增長,但造林保存率只有22.6%?植樹造林,如此勞民傷財,到底值不值?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張晴

森林覆蓋率增加,植樹造林保存率增加,生態卻持續惡化,原因何在?

2011年3月,在北京的一個講座上,清華大學教授于長青無意中揭開了我國植樹造林的蓋子。

他向聽眾提出一連串問題:為什么森林覆蓋率增加了這么多,生態環境卻持續惡化?為什么我國造林面積持續高速增長,但造林保存率只有22.6%?植樹造林,如此勞民傷財,到底值不值?國務院有關專家、政府部門是不是考慮過?

5月3日,于長青已經辭去清華的教職,轉任內蒙古荒漠與草原研究所負責人,他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專訪,回答了他提出的問題。

清華大學生態保護研究中心前主任于長青

南方周末:為什么森林不斷增加,生態卻不斷惡化?

于長青:首先,統計數字就有很大水分。

根據1987年出版的中國林業年鑒,全國宜于喬木林生長而又可用于發展林業的面積僅為2.53億公頃,也就是說,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所有“各種可能形成森林”的面積(包括天然林)只有253萬平方公里,這些面積如果全部成為森林,則我國的森林覆蓋率才可以達到26.3%。

而根據國家林業局編的《中國林業統計年鑒》,截至2009年,我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