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樣年華——五道杠總隊長是怎樣煉成的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輿論角力中,黃藝博被喧囂裹脅,又如孤舟般隔絕。這個在不恰當的年齡被過早推上巔峰的少年,如今又將在不恰當的年齡承受沉重的挫折,并重新面對他的過去與未來。

責任編輯:王剛 實習生 王媛媛

2011年5月5日晚,“五道杠少年事件”發生后的首個周末,從武昌郊區一所封閉式寄宿學校歸來的新聞主角——初一學生黃藝博打開電腦,在漫天的評論和謾罵中哭了,他問身旁的父親:“我哪里錯了嗎?”

黃宏章和妻子馬曉麗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只得告訴兒子——這才是他一直身處的真實世界。

對于僅擁有13年人生經驗并長期被正統教育觀追捧的黃藝博來說,這是一個姍姍來遲的真相,而更大的困惑在于:為什么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他現實還有硬幣的另一面。

黃藝博有著燦爛的童年,充滿正確、榮譽、贊揚和過于遠大的理想。他被塑造為樣本,成為武漢八十多萬少先隊員學習的對象。2009年,黃藝博當選少先隊武漢市副總隊長,佩戴上該市獨創的“五道杠”臂章。

這成就了一個光榮的家庭和一個符合主流審美價值的德育新星。在2011年3月的一則本地宣傳報道上,黃藝博被描述為一個“一兩歲熟知成吉思汗,兩三歲看‘新聞聯播’,7歲讀‘人民日報’和‘參考消息’”的天才政治少年。

意外的是,這一次贊譽并未如期而至。高度聚合的主流因素率先觸發了互聯網的不信任情緒。兩個月后,隨著黃藝博更多的信息被披露,其過于老成正統的形象和充滿官氣的話語抵消了人們對少年兒童的天然熱愛,并將黃視作揶揄權威和反諷現實的標本。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輿論角力中,黃藝博被喧囂裹脅,又如孤舟般隔絕。這個在不恰當的年齡被過早推上巔峰的少年,如今又將在不恰當的年齡承受沉重的挫折,并重新面對他的過去與未來。

武漢市“五道杠”少年黃藝博走紅網絡,其身上所表現出的成人化傾向,引起社會各界對教育理念的爭議。 (東方IC/圖)

“我不是壞孩子”

黃藝博的家是個典型的雙職工家庭,有成摞的書籍和兩輛自行車。雖然環境一般,但他們有個讓人驕傲的兒子。“人人都羨慕。”每一個鄰居都這么評價。

五一節過后,黃藝博就隔離于公眾視野,他被學校的圍墻和鐵門嚴密庇護著。只有一沓遺留在家中工整的書法習作還在顯示著他曾有的尋常志趣和心情。

如今,一切已變得不同。“所有人都在曲解我們。”47歲的黃宏章在狹長的客廳里踱步,仿佛這樣才能減輕他的憤怒,“我們每一次回應只換來無休止的謾罵。”他的妻子馬曉麗則在一旁漫無目的地摩挲著兒子的書,“這樣我能感覺和兒子在一起。”

這個被高度聚焦的家庭位于武漢市江漢區一個破敗的家屬區,1990年代由兩家單位合建而成?,F在它滿墻斑駁,像一塊傷疤陷入華麗的高樓群里,等待著隨時可能到來的拆遷。

黃藝博的家在院子最深處,那是個80平米的普通兩居室,由于樓層矮,灑進不了多少陽光。這是一個典型的雙職工家庭,有成摞的書籍和兩輛自行車。雖然環境一般,但他們有個讓人驕傲的兒子。“人人都羨慕。”每一個鄰居都這么評價。

2011年3月一篇本地媒體的報道成了這個平靜家庭的轉折點。當時黃家作為培養兒童的成功范例進入記者的視野。后來的新聞稿里,黃藝博被描述成一個極具政治素養的“天才兒童”——兩三歲開始看“新聞聯播”,7歲開始堅持每天讀“人民日報”、“參考消息”,從不玩游戲,理想是&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