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更改易,業主維權難
商品小區的興起一直伴隨著開發商肆意更改規劃的難題。不單單廣州這兩家小區,近年來,全國各地類似新聞層出不窮,會所變餐館、綠地變停車場、架空層變車庫……這幾乎成了頑疾。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張 晴 史秋娟
廣州南湖山莊小區20年3次被調整規劃,業主屢次維權未果。
垃圾壓縮站爭論
南湖山莊和南湖半島的小區業主終于爭取到了一次聽證會機會。
這是位于廣州南湖生態區域的兩個高檔生活社區,距離市區僅約半個小時車程。從新年伊始,業主們就遇到了棘手的問題:小區規劃遭遇莫名更改,規劃中的垃圾壓縮站位于小學、幼兒園附近,與小學大門不到10米距離;原定的消防站、派出所規劃面積大幅度增加。這3個公建配套設施均位于南湖山莊小區內,垃圾壓縮站則與南湖半島一路之隔。
南湖山莊業主Ken清楚記得,他們已到廣州市規劃局上訪了3次。最近一次去了八十多人。“小區的熱心人士拿著電話本,敲門,一個個聯系業主。”Ken回憶說。
垃圾壓縮站與右邊的小學僅一路之隔。 (南方周末記者 何海寧/圖)
2011年4月28日,聽證會在廣州市規劃局的主持下召開,城管、公安、消防等部門都參加。Ken回憶,與上訪的激烈不同,聽證會各方據理力爭。
分歧焦點在三大公建配套設施,按更改后的規劃方案,垃圾壓縮站由原90平米增至280平米,派出所從500平米調整為2000平米,消防站從1000平米改為2760平米,還要增加一個肉菜市場。
業主們難以接受,他們要求取消垃圾壓縮站、派出所,保留消防站,或者恢復1992年最初的小區規劃,公建配套面積不增加。
其中,在垃圾壓縮站問題上,有業主認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