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整風”

內無消納空間,外無送出通道,內蒙古已沒有足夠的空間,滿足風電企業動輒上千萬千瓦裝機的胃口。

責任編輯:曹海東 朱紅軍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張 晴 史秋娟

內無消納空間,外無送出通道,內蒙古已沒有足夠的空間,滿足風電企業動輒上千萬千瓦裝機的胃口。于是,內蒙古開始成為中國風電狂飆背景下,首個對風電開發企業施行開發總量控制的省區。

內蒙古通過“托管、重組、兼并”等方式,對風電開發企業施行開發總量控制。 (東方IC/圖)

靜悄悄的整合

風電開發商減少一大半,這是風電大省內蒙古開出的整合重組大單。2011年4月底內蒙古傳出消息,內蒙古將通過“托管、重組、兼并”等方式,將轄區內風電開發商從六十多家縮減到25家。

如果這一措施順利實施,內蒙古古將成中國風電狂飆背景下,首個對風電開發企業施行開發總量控制的省份。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這份短短兩頁,不足千字的《關于推進我區風電企業整合重組減少主體的指導意見》,早在兩個月前的3月15日就已下發。通知的核心是要求各風電開發企業確定一到兩個主體或委托一個部門,統一負責申報本集團在內蒙古境內的風電開發。

由于內蒙古風電裝機的九成以上由國有大型發電集團擁有,這個指導意見實質上是在電網消納風電存在制約的局面下,內蒙古官方向五大電力為代表的發電企業發出的指導意見,要求清理其遍布各盟市的數十個子公司。在內蒙古的風電開發格局中,大唐、國電等五大電力央企開發風電規模占57%,中廣核、京能、魯能、深能等其他大型電力企業占40%。

風場資源更加向大企業集團集中,小型風電開發商將何去何從?內蒙古能源開發局局長王秉軍表示,已經“為小型市場參與者留了口子”。

截至目前,在內蒙古運營風場的主要開發商中,已有國電、大唐、京能、中廣核等,還有一些正按要求將整合進展陸續報備內蒙古能源局。

率先完成整合的京能新能源,早在政令出臺的兩年前,就已自行將旗下兩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