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御】一段經典傳奇的延續臺灣BMW E34網絡俱樂部
總部設在臺北的BMW E34網絡俱樂部,已經聚集了全省822名會員,盡管已是問世超過20年的車型,有一些車主卻仍對這款經典5系豪車情有獨鐘,經常通過俱樂部組織的全省聚會聊車、“打屁”,他們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甚至還為貧困受災的同胞送去溫暖。
總部設在臺北的BMW E34網絡俱樂部,已經聚集了全省822名會員,盡管已是問世超過20年的車型,有一些車主卻仍對這款經典5系豪車情有獨鐘,經常通過俱樂部組織的全省聚會聊車、“打屁”,他們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甚至還為貧困受災的同胞送去溫暖。
寶馬5系至今仍然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經典車型,其在1988年至1996年間推出的E34被譽為是5系迄今為止最具男人風范的豪車,純德國制造,外形方剛。在這年頭里,正逢臺灣經濟一片大好,買股票都賺錢,成功人士于是都買了這款車型彰顯身份。當年在臺灣,這臺車要賣到150萬新臺幣,這比起普通老百姓開的六七十萬新臺幣的日系車,顯然要高出許多。
也許是該款車型過于厚實實用,也許是人們對那個奔騰年代的緬懷,至今仍有一部分人癡迷于駕駛E34。臺北混音師小K(王俊杰 Killer)今年48歲,駕駛這輛E34 525i已有16年的歷史,行駛有22萬多公里。自1995年購入后,一直用心呵護,由于E34的電腦干預部分很少,所以給了小K很大的空間自己動手改裝和保養,小K說:“自己動手并非為了省錢,而是樂在自我創造的樂趣中。”為何一直不換車?因為在寶馬5系自1996年推出更替版E39之后,“BMW請來了美國設計師,摒棄了德國車四四方方的大氣感,傾向日系車流線型”,這讓小K厭惡。
小K的自我創造心得,在前幾年陸續發表在自己的博客“小K的E34黑社會”上,博客開設伊始,會員數量迅速突破7萬, 一方面他確實寫得細致入微對車主們有所啟發—因為購買這款車的精英人士大都知道改裝的樂趣卻從未嘗試過,有了小K的指引許多人開始著手嘗試;另一方面,小K在臺灣演藝圈小有名氣,被人們尊稱為“張雨生的御用混音師”,不僅如此,后來的張惠妹、蔡依林、S.H.E.、蕭亞軒、羅志祥等人諸多傳唱一時的歌曲,都由他后期制作混音,所以圈內朋友極多,得知他還有改裝豪車的本領,便一傳十、十傳百,平日里默不作聲的“K哥”在人們眼里一下子成了偶像。
小K想,既然有那么多擁躉,干脆做個專門網站讓全臺灣的E34車主交流心得吧。于是,他花了4000新臺幣組建了一個簡單的網站,招收擁有E34車款的車主為會員,收取每人300新臺幣的入會費并頒發俱樂部名牌,要求貼在愛車固定位置。他每天花一兩個小時在網站上回復各位會員的疑問和問候,站務執行上,除站長、網站管理人員外,又讓會員自行推舉地區性總召集干部,整個網站分為5個片區,分布于臺灣南北東西各地,平日各分區總召除協助該區會員的疑難雜癥外,也會不定期舉辦地區性小聚會,熟悉地區性會員之后,在每年的大聚會又可認識其它區域的會員,往后車子開到哪一區,都有會員可以提供旅游或技術協助。站上除探討一般維修保養議題外,還提供了“會員資源共享區”—讓各行各業的會員分享本身職能與店家服務;“E34零配件二手物流區”—讓會員私下拾遺補缺,有會員將舊車拆了賣零件,這比單賣二手整車都貴。站上最主要的討論區塊讓有心動手維修的車主,在此找到協助或解決方案,讓這款近20年的老車,在維修保養上更加容易,不用再瞎子摸象,任維修廠實驗宰割。這里簡直成了BMW E34的活字典,小至一顆螺絲,大至改裝,都可以找到疑難解答。
至今,網站已擁有822名會員,張惠妹還榮任了名譽會長的頭銜。俱樂部影響力不小,經常挑選臺灣中部地區處于南北居中位置的度假村等擁有大片空地的山清水秀地聚會,有一次小K與幾名地區總干事商量:是不是召集所有會員把車一起開出來,申報個吉尼斯世界紀錄?” 2009年12月13日,超過360輛E34齊聚,挑戰“單一車種最多聚集”的世界紀錄,結果在影像資料送審后,機構方以“錄像帶經過剪輯未明真相”為由,駁回了小K這伙人的請求。不過,這群愛好者并不需要這項紀錄來證明什么,僅僅是為了好玩,“打破德國182輛齊聚的紀錄,我們做到了就是奇跡”。
會員們聚在一起有時候就持續一天,大家聊車“打屁”不亦樂乎,他們會驕傲地齊刷刷打開前車蓋,互相拍照留影,“因為世界上只有寶馬的兩款車的前車蓋是向前方打開的,我們這樣一起打開,就是好玩,沒有特別的口號要呼吁。”有的會員會在聚會時當著幾百名會員的面向女友求婚;有的會員會找到合適的生意伙伴;有的會員花了30萬新臺幣購進一臺二手M5向所有人洋洋得意;有的會員找到同在一區的志同道合者晨跑;有的會員小時候看著父親開這款車,大了自己也喜歡上了,聚會時帶著六十多歲老爹一起來玩??
不過,隨著新車型絡繹不絕地推出,會員的增長率越來越小,小K說,他不希望會員數量很多,管理起來就不會很麻煩。臺灣BMW E34俱樂部還肩負著慈善義務,小K說道:“待俱樂部組織完整與成熟后,將分區成立愛心小隊,將全省急需救助的少數族群或個體,例如碰到8·8水災以及2010年夏天的風災,讓受災人群獲得金錢或人力支持,比如像老人院、孤兒院或其它急需愛心支持的地區,車到愛心就到,將愛車的小愛轉化為對社會的大愛。”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