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王孫武
孫武的預言日后全部應驗:武昌起義成功了,廣州起義敗得很慘。后來漢陽失陷,指揮作戰的總司令黃興的表現更讓孫武瞧不起,日后反孫反黃,武昌與南京決裂,不是沒有原因的。
責任編輯:劉小磊
平心而論,譚人鳳言不由衷,他在東京時關于選擇起義地點的想法與孫武的主張完全一致,不然他也不會籌組中部同盟會,但黃興派他回國交給他的使命是策動長江沿省響應廣州起義,他不得不違心地與孫武爭辯。孫武的預言日后全部應驗:武昌起義成功了,廣州起義敗得很慘。后來漢陽失陷,指揮作戰的總司令黃興的表現更讓孫武瞧不起,日后反孫反黃,武昌與南京決裂,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武昌起義的幾位領導人中,孫武可謂老革命。庚子以來,屢仆屢起,鄂事無役不與,辛亥首義,更是勛勞卓著,他的革命資歷超過同盟會多位要人,即與黃興、宋教仁、居正相比,也毫不遜色,只不過他是土革命,雖曾數次赴日,實為流亡而已,既無留學的文憑,也未得到孫黃的青睞。假使他心胸寬廣一些,名利看淡一些,為人再溫厚一些,遇挫再堅忍一些,斷不會有日后反孫反黃之舉,也不會有“群英會”驅孫之事。一位領導武昌起義的老革命,推翻滿清之后,竟被昔日的同志逐出武昌,下場不可謂不慘,志大才疏,德不配位,的確值得深思。
辛亥首義,孫武勛勞卓著。
老革命遇到新問題
孫武,原名葆仁,字堯卿,光緒六年(1880)出生于湖北夏口。18歲入武備學堂,畢業后任湖南新軍教練,調岳州武威營隊官。庚子(1900)年,唐才常謀起兵,設總機關于漢口,舉孫武為岳州司令,事敗逃往廣東,后潛歸鄉里,參加曹亞伯等人組織的科學補習所,負責運動軍隊會黨,失敗后流亡日本,入成城學校習海軍?;貒?,孫武參加劉靜庵組織的日知會,1906年冬,日知會被封,劉靜庵等人被捕,他逃往遼東,輾轉赴日。在日期間,孫武與焦達峰等人組織共進會,任軍務部長,1908年9月,共進會推他為湖北主盟人,派他回國發展組織。1909年3月,孫武在武漢設立機關,聯絡會黨和士兵,與共進會秘密推定的各省都督相約,凡一省發動,各省必須響應。1910年3月,長沙發生饑民搶米風潮,焦達峰來信稱將在長沙發動起義,請孫武予以響應,不料湘亂很快平定,焦達峰中止了起義,而武漢因消息泄露,機關被破獲,官府大肆搜捕黨人,孫武等人逃往外地避難。
年前才潛回漢口的孫武,驚魂未定,楊時杰就來報告居正到漢的消息。拜會了居正,看了黃興的親筆信,孫武煩躁不安。氣定神閑的居正以領導人的語氣和他說話,張口發展組織,閉口響應廣州,哪里知道他的艱難?起義失敗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