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謊言
白銀市場波動性極大,甚至被描述為“投機者的操場”。為了避免白銀交易成為中小投資者的投資陷阱,本報記者采訪整理了一些關于白銀投資中的“美麗謊言”。
責任編輯:顧策 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白銀市場波動性極大,甚至被描述為“投機者的操場”。為了避免白銀交易成為中小投資者的投資陷阱,本報記者采訪整理了一些關于白銀投資中的“美麗謊言”。
謊言1 白銀漲價是因為市場供不應求。
在工業應用領域中,白銀過去主要用于攝影沖印,隨著數碼技術流行,這一市場已經基本消失;現在主要用于部分汽車和電子工業。
過去幾年中,由于工業領域內白銀供應過剩,許多白銀生產企業一度處于虧損和破產邊緣。這一供大于求的格局至今未變。
而在白銀期貨市場中的價格漲跌,由于復雜的杠桿和對沖組合,其交易規模已經遠遠脫離了現實中的應用規模,不應將之視為真實需求的反應。
謊言2 白銀和黃金一樣,因為有貨幣屬性而具備保值和升值功能。
在歷史上白銀確實承擔過貨幣功能,但是自20世紀初金本位體系確立后,白銀就已經基本退出了貨幣角色。而黃金則在后來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繼續與美元一起承擔著“國際貨幣”的功能,成為各國央行的貨幣儲備之一。
由于黃金與大宗商品都具備對沖貨幣與通脹波動的功能,在因貨幣超發而引發的通脹周期中,黃金、原油及大宗商品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作為工業貴金屬的白銀價格自然也會跟著上漲。
在這個意義上而言,白銀價格上漲的價值基礎,是所有期貨產品都具備的“對沖通脹”的功能,而不是黃金獨有的貨幣保值功能。
明白了這一點就會知道,在期貨市場中炒白銀和炒大豆、炒期銅并無不同,國際期貨市場中的實際操盤者也決不會因為白銀的所謂“準貨幣屬性”而對它高看半眼。
■鏈接
白銀投資的三種模式
1.實物投資:指直接購買銀條、銀幣或銀首飾等產品。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