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20110519)

媒體報道傳播力和影響力非常強,負責任的媒體作為社會公器,選擇報道視角和報道話語時,一定要謹慎權衡報道用語對公眾觀念可能產生的影響。

責任編輯:史哲 助理編輯 陳斌 實習生 徐麗

(2011.5.12-5.19)

No.1 超市的進場費推高商品價格了嗎?

《南方都市報》2011年5月16日 作者:王志安

(原文摘編)媒體最近又把商品價格上漲的板子打在了超市進場費身上。表面看,如果超市不收這筆費用,商品的價格似乎可以降低,惠及消費者和供應商,但這是錯誤的。

事實上,進場費原本就是超市應該從供貨商那里賺得的,而不是從消費者身上榨取的。超市的進場費僅僅是收費方式不同而已,只要是充分競爭的市場,收費方式和暴利根本無關。即便超市取消了進場費的方式,也會通過其他方式收取,這錢既省不到供貨商那里,也省不到消費者的腰包。沃爾瑪、家樂福等公司,毛利率并不高。

對于供應商來講,沒人強迫他們一定把商品送到超市里去賣,他們將商品直接供貨給超市,不需要自己直接在市場上找消費者,其實也大大降低了自己的經營風險。這是雙贏,但媒體卻將之妖魔化為商品價格高昂的罪魁。

如果政府不允許超市收取進場費,直接后果是,超市的經營風險變大了。他們可能采取的策略有二:一是商品售價不變,但進價大大低于原先。二是進貨價適當降低,銷售價適當提高。銷售風險是需要有人買單的,不是消費者,就是超市,或廠家。超市作為渠道商,必定要把一部分銷售風險預先轉嫁。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一定是同一產業鏈上的彼此合作對象之間能夠分擔風險。進場費,正是市場競爭出來的風險共擔合作機制之一。

【推薦理由】我們把這一條放在第一的位置,緣于它是普及常識、澄清一種似是而非的情緒。物價飛漲,政府和媒體都急于找到一些罪魁禍首,如物流費用和超市入場費,可這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