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造血”式慈善——慈善與產業捆綁,管理與家族脫鉤
宗慶后有意以娃哈哈旗下產業紅利注入的形式,成立“宗慶后慈善基金會”,他堅持以個人名義,對家族名義諱莫如深,似乎是在避開公眾對中國家族式慈善基金傳承模式及控制權的疑慮。
責任編輯:張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何瀚瑋
“首富”宗慶后有意以娃哈哈旗下產業紅利注入的形式,成立“宗慶后慈善基金會”,推進他一直以來宣稱的“造血”而非“輸血”式行善進程;他堅持以個人名義,而對家族名義諱莫如深,似乎是在避開公眾對中國家族式慈善基金傳承模式及控制權的疑慮。
66歲的宗慶后4年前開始摸索成立慈善基金會。 (CFP/圖)
“明明是家族基金會,卻非要說成個人基金會。”
2011年5月15日,前民政部慈善司司長、北京師范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評價。
他所指的,是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最近打算成立的“宗慶后慈善基金會”。宗是2010年胡潤百富榜和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雙料首富”。
宗慶后提出成立基金會時,王振耀正好和他在一起。
“家族”是負面詞匯?
5月11日,66歲的宗慶后帶著29歲的女兒參加了一場家族慈善基金會論壇。
這一論壇是“全球家族公益協會”代表團訪問中國期間的活動之一。“全球家族公益協會”由美國洛克菲勒家族于2001年發起,集聚了來自世界25個國家的70多個主流政商家族。
據《新京報》報道,宗慶后在論壇上首次表示有意成立一個以其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會。“我有150多家公司,”宗慶后說,“到時我會指定一些公司,每年的分紅定向投到基金會里,用以支持基金會的項目運行。”
“我當場稱贊他們父女,”王振耀說,“企業家做慈善基金會,會給慈善界帶來新的運作思路,宗慶后之前的嘗試,和如今首富的身份對其他富豪建立家族基金會也是一個帶動。”
宗慶后42歲才開始創業,用了二十多年時間登上了“中國首富”的寶座。他執掌的娃哈哈集團是中國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