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窮途

多年前,山寨手機借聯發科芯片之力,一舉崛起,橫掃全國。但在智能手機時代來臨后,一直在模仿的山寨廠商玩不下去了。這似乎原本就是山寨的宿命,雖然還有很多可模仿的對象,但這條路是越走越窄了。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瓊

多年前,山寨手機借聯發科芯片之力,一舉崛起,橫掃全國。但在智能手機時代來臨后,一直在模仿的山寨廠商玩不下去了。這似乎原本就是山寨的宿命,雖然還有很多可模仿的對象,但這條路是越走越窄了。

深圳華強北手機市場。 (張小禹/CFP/圖)

蕭條的華強北

5月的一天,眼見已到中午,呂志平的手機柜臺前,還是空無一人。“這生意,沒辦法做了。”他一邊嘆氣,一邊玩起了電腦游戲。

呂志平的柜臺位于深圳華強北的龍勝手機批發市場內。三四年前,這個商場比現在熱鬧很多。寬不及一米的過道,人們需要推搡著才能前進。而現在,這個賣了五年山寨手機的年輕人已經連續三天沒有開張了。

位于深南大道北側的華強北,因為生產山寨手機而名揚海內外。這條并不寬的馬路兩邊,二十多個電子市場密集相連,市場的每一層都被分隔成無數個柜臺, 如蜂窩一般排列。這里常年車水馬龍,手持電腦整機、手機、電子元器件的商販來回穿梭,拉著拖車的快遞工人吆喝著上貨卸貨。人群中不時閃現的各種膚色商人, 讓這里看起來像個世界集貿市場。

像呂志平這樣的個體戶守著的柜臺,是華強北淘金的重要據點,也是最具特色的經營模式——與別的地方論檔口出租不同,這里的鋪位按米收租,一個三五平方米的柜臺,由兩到三家共享。擺上一個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卡西歐牌計算器、一本皺巴巴的記賬本,就成了個門面。

檔主們看起來毫不起眼,但每個人的背后,可能就有一家工廠或者一家專業公司。呂志平的名片背面,印著他在農行、工行、建行——幾乎所有的銀行——的開戶賬號。賬號下面有一排小字:“專業生產、銷售各種品牌手機”。

在深圳華強北和北京中關村等大型消費電子集散地,山寨手機曾經一度“占山為王”,但現在,它們正在失去一線陣地。市場調研機構iSuppli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山寨機出貨2420萬臺,比2009年的3320萬臺下降27%,增長趨勢明顯放緩。

而山寨手機的幕后推手——大陸山寨手機芯片主要供應商臺灣聯發科技(MTK)上月末剛剛發布的一季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MTK收入198.67億元新臺幣,同比減少39.3%,實現凈利潤30.65億元新臺幣,同比大幅下滑72.3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