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玩具再陷“激素門”——雙酚A舊傷未愈,鄰苯二甲酸酯再添新憂
國外圍剿含鄰苯二甲酸酯的玩具和兒童用品,我國標準為何長期缺位?出口和內銷標準有別,我國兒童健康堪憂。
責任編輯:何海寧 朱紅軍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張晴 史秋娟
國外圍剿含鄰苯二甲酸酯的玩具和兒童用品,我國標準為何長期缺位?出口和內銷標準有別,我國兒童健康堪憂。
顧客正抱著孩子選購芭比娃娃玩具。此前,德國有報告稱芭比娃娃等玩具發現了有害成分鄰苯二甲酸鹽(酯) (南山CFP/圖)
因可能誘發兒童性早熟,環境激素雙酚A已被衛生部列入“黑名單”。2011年6月1日起生產和進口的嬰幼兒食品容器中,雙酚A將被禁用。至此,沸沸揚揚的雙酚A隱憂塵埃落定。
然而,舊傷未愈,又添新憂。5月18日,一家環保組織公布了一項調查報告稱,一種同樣有可能致癌或導致男嬰生殖器發育變異的環境激素——鄰苯二甲酸酯被檢測出存在于多類塑料嬰幼用品及兒童玩具中。
鄰苯二甲酸酯是什么?
2011年4月,這家環保組織從京、滬、穗、港四地的多家大型母嬰超市購買了聚氯乙烯(PVC)材質的玩具樣品三十份,包括幼兒玩具、幼兒戲水用具、幼兒泳圈、嬰兒游泳池等,并送至香港的獨立第三方實驗室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三十份樣品中有二十一份含有鄰苯二甲酸酯,“其中一只綠色玩具球的鄰苯二甲酸酯含量甚至達到43.1%。”這家環保組織污染防治項目主任武毅秀說。
鄰苯二甲酸酯究竟為何物?它究竟有何危害?
已研究環境激素十余年的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史江紅副教授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鄰苯二甲酸酯類是內分泌干擾物中的典型物質,&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