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密探”拉響安全警報
國外非法測繪行為及國家安全隱患,依然如魅影飄蕩在中國大地。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姚永泳 賀文婷
新疆為何成為非法測繪的重災區?專家分析,新疆擁有核試驗基地,具備與八國接壤的區位戰略優勢外,又是國家能源輸入大動脈,擁有“一劍封喉”的戰略意義。
2006年12月22日,美日兩國簽署了《地理空間情報合作官方文件》,“巧合”的是,該合作甫一出現,日本人在中國非法搜集地理信息的情況接連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被發現和查處的涉外非法測繪案件在數量上并不算多。即便是查處,也面臨著處罰過輕、難以形成威懾的尷尬。
掌握了一個國家各大關鍵設施的地理坐標,也就意味著該國的國防與經濟命脈都逃不過對手的耳目。 (明鏡/制圖)
竊賊出沒,小心防盜。
間諜衛星每天都掠過我們頭頂,但這些太空中的眼睛并非萬能,需要“地面部隊”的實地配合,方能獲取準確的地理信息。在中國各地,一群特殊的外國“地面部隊”不時被發現,這些游蕩的“技術大盜”,手持小巧精密的測繪設備非法采集著各種重要地理坐標。
上周二,國家測繪局通報了2010年十大測繪違法典型案件,“日本國某公民在新疆塔城地區非法測繪案”位居首位。據通報,2010年1月31日至2月18日,某日本公民以旅游、環境考察為名,使用手持測量型GPS接收機采集我國境內地理信息坐標598個,其中588個位于新疆,85個塔城地區的軍事管理區被定位。
經舉報,此案順利告破,然而,國外非法測繪行為及國家安全隱患,依然如魅影飄蕩在中國大地。
新疆,又是新疆
新疆早已不是第一次成為非法測繪者的目標。
2005年、2007年和2008年,先后有三撥外國人瞄準了西北邊陲地區。他們均依托科研機構的背景,或自稱持有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等中國機構的邀請函,但其測繪行為都沒有按規定事先提交審批,測繪的內容及數據精度也超過了合法測繪的許可范圍,可以直接用于軍事目的。
根據南方周末記者的統計,在近幾年官方公開的11起涉外非法測繪事件中,有4件都發生在新疆,其余7件分布各省。即便考慮到新疆國土面積占全國1/6的事實,這也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
此前,駐疆某部參謀李強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一支巡邏部隊在禁區邊緣例行檢查一輛越野車時,發現車上日本“游客”使用的地圖極其精確,幾處在中國民用地圖中根本不存在的禁區內的無名小道、便橋都有清晰標注,甚至編號都與解放軍自用地圖一致。在隨后與地方安全部門的協同檢查中,他們發現車中的筆記本電腦、照相器材中存儲有大量軍事禁區內的地理信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