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講規矩
“觀眾的意見非常大”,是廣電總局經常使用的限播理由之一,另一些原因則包括“整體思想內涵沒有提升”,“對歷史文化不尊重”,“刻意描寫人物內心的仇恨、猜疑、報復、偏執等陰暗心理和情結”等。
責任編輯:馬昌博 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觀眾的意見非常大”,是廣電總局經常使用的限播理由之一,另一些原因則包括“整體思想內涵沒有提升”,“對歷史文化不尊重”,“刻意描寫人物內心的仇恨、猜疑、報復、偏執等陰暗心理和情結”等。
在不同的時期宣傳口徑是變化的,有些標準很難固定下來?;疽幏吨皇窃瓌t性的,有些東西細不了。
廣電總局最近要求在三個月內推遲播出諜戰劇、涉案劇和穿越劇三種類型的電視劇。 (CFP/圖)
5月中旬至7月的電視劇,將是主旋律的天下——廣電總局此前已要求諜戰劇、涉案劇和穿越劇推遲播放。廣電總局(以下簡稱“總局”)電視劇管理司副司長王衛平對媒體解釋,在建黨宣傳展播期間,各電視臺要集中播出幾十部相關題材的優秀劇目,其他一些題材要延緩播出。“總局正在為熒屏營造莊嚴的氣氛,這是特定時期的輿論環境。”中央電視臺負責節目安排的資深人士王瑩(化名)說。在她看來,這些總是在與日本人或是國民黨戰斗的諜戰片,只講述了中共地下斗爭史中的一個側面,“而總局所希望的,是反映一個更大的時代”。
這個更大的時代,應該“積極向上”地展示各條戰線的歷史,才能滿足“有歷史感”、“有回味”等諸多要求。
“總局對那些屢教不改的節目,它會發文批評,或勒令停播整改。”王瑩說。
事實上,總局對電視節目的管控并不保密。這些表達主管部門好惡的規范化要求會公開出現在總局的官方網站上——從電視劇中應盡量減少吸煙鏡頭的表現,停止口播和字幕中使用外語縮略詞,到對“紅色經典”電視劇的審查控制,這些為了行業管理而發出的規范要求充滿憂患意識。
而從2002年禁播“易誤導青少年”的電視劇《流星花園》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