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權者】李焜耀:千里走單騎
李焜耀的人生起伏得有點像坐過山車?!懊骰笔撬Τ擅偷南笳?,亦是他“夜走麥城”的暗痣。和他騎車暢游,才發現歲月已經將他的影子拉得那么長。
李焜耀的人生起伏得有點像坐過山車。“明基”是他功成名就的象征,亦是他“夜走麥城”的暗痣。和他騎車暢游,才發現歲月已經將他的影子拉得那么長。
2010年12月4日清晨六點,臺灣花蓮的空氣中還沁著些許濕冷,明基友達集團的董事長李焜耀已經滿身大汗。他雙足奮力蹬動著一輛單車,熱火朝天地穿梭在光復糖廠的老日本建筑群中……
車子甫一停穩,李焜耀便迫不及待地沖到民宿老板面前,開門見山地抱怨:“光復糖廠沒有把這些珍貴的百年日式建筑保存好,導覽路線也繞得亂七八糟……”說這話時,他臉上的線條繃得很緊,再加伏動在運動衣底下的肌肉,周身籠罩著一種強硬氣場,似乎有點讓人喘不過氣。
而他挑剔的內容基本卻是一些在外人看來或許無足輕重的細節。言辭間,一個轉瞬,嚴峻硬直的表情又變得柔軟。畢竟他是離開都市,深入鄉間拜訪臺灣原鄉藝術的行者。而那個讓他嘗遍人生起承轉合的商業戰場甚至已經離地三丈遠。
榮耀往事
李焜耀扎身鄉土。在入列臺灣IT界頂級企業家、“世界公認最具遠見企業家”之前,他的原始身份是臺灣苗栗縣鄉下碾米廠老板的兒子。老板家家境不差,但兒女八個,身為其一的李焜耀從未體會過養尊處優的生活。從國小開始,半大小子李焜耀開始幫家人背米。一直讀到了大學,寒暑假回家,背米的事兒照舊。
直到從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畢業,進入外商公司工作,李焜耀才開始了遠離地氣的生活。不過,背米的經驗讓他能夠如同平衡肩背負重一樣,把青年的那段人生把握得張弛有度。外商公司的工作持續了兩年,李焜耀覺得前期積累足以讓他大展拳腳時,這位志存高遠的青年便選擇加入了宏碁電腦。
這時是1976,整個世界范圍的IT業尚在起步。李焜耀從他的專業本行—制造做起,接后涉足產品行銷和策略規劃等范圍。天資、勤奮,再加從小練就的耐力,讓當時堪稱傳奇的宏碁集團創始人兼掌門人施振榮對他異常賞識。
1991年,施振榮親自去了一趟瑞士,要求“出走”的李焜耀回到宏碁。在此之前,李焜耀感覺施振榮的管理改革尤如繩縛加身,當即選擇到瑞士讀MBA。
施振榮給了李焜耀一道雙選題。A:任宏碁筆記本電腦事業部主管;B:掌管明基。當時明基的全年營業額僅6億人民幣,而宏碁的營業額已超過百億。在天地懸殊的兩個選項間,李焜耀選擇了后者。他正在做一個類似 “三星”成就韓國的華人品牌夢,明基讓他的這個想法在腦海中成型。李焜耀的態度雄壯而又堅決:龍戰于野,其血玄黃。艱難在所難免,但在宏碁的“朝野”之外打造明基,他勢在必行。
千絲萬縷的關系中,李焜耀首當其沖是把明基從宏碁“解放”出來。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年。1993年,明基在它徹底獨立后的第一個年頭開始盈利,且在李焜耀的掌管下一發不可收。接下來的十余年,明基超越了母公司宏碁,一舉成為全球性電子巨企。
躍居世界前三的TFT-LCD面板廠;全球每一百臺液晶電視與顯示器中,有十七臺產自明基……二十世紀初的那幾個年頭,李焜耀正是隨著明基一系列的輝煌數據,迅速登上世界舞臺。他扛著華人品牌BenQ的大旗,意氣風發地馳騁于全球電子市場。
不過,2006年的那場收購對李焜耀來說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當時,被稱為“冒險之旅”的西門子并購案宣告失敗,致使明基的虧損超過了五十億人民幣。接踵而來的,還有臺灣桃園地檢署對明基的起訴。因為明基公司的部分高層在并購失敗前賣出所持股票,而在遭到起訴的人中,也包括李焜耀。
李焜耀頓時從事業最高峰陷入了人生低谷。為扭轉這種嚴重虧損的局面,他將明基旗下的品牌業務和代工生產分家,將公司的主要主營業務轉向后者。與此同時,李焜耀辭去明基總經理職務,只保留了董事長一職。但 “災難”卻并未就此結束。李焜耀的這段低谷甚至到現在都還在繼續。
臺灣閑話
眼前的李焜耀,興頭沖沖地蹬著單車,做著踏尋臺灣的閑事。這一天,他來拜訪了臺灣斗六市的吳秀才家。吳家是臺灣的十大家族之一,后來家道中落,良田萬畝只剩下數棟古宅。不過,殘破的古宅中,七十歲的吳淑真正是李焜耀要找尋的奇人。吳淑真從來沒有接受過正統教育,卻可以畫出媲美梵高、畢加索的油畫,且畫風奔放有力。
走過頹圮的大廳,李焜耀終于見到了吳淑真。在爬滿藤蔓的小洋樓里,兩人喝著茶,暢聊起臺灣史與油畫欣賞,這時的李焜耀,已經可以將明基的大事暫放一旁,心無旁騖地享受半晌閑云野鶴般的生活。
李焜耀已經不是第一次叩響吳淑真的家門。他希望將吳淑真的天賦異秉展現給世人,這一次,他是繼續想說服吳淑真同意舉辦畫展,所幸,李焜耀的誠意打動了對方。
他自掏腰包將吳淑真的七十多幅斑駁的油畫逐一修復。最后在寸士寸金的臺北信義誠品開了吳淑真專場畫展。不出李焜耀所料,吳淑真果然讓臺灣藝術界驚為天人。而李焜耀的想法甚至單純得不夾帶一絲雜質。他如愿以償地說:“這是臺灣少有的素人藝術家,如果不好好保護,這些油畫將會消失在歷史中,這可能成為臺灣最大的損失。”
第二人生
經歷過西門子并購事件后,李焜耀的人生反而豁然開朗起來,他不再總是興沖沖地帶頭向前奔,而是放慢腳步,開始品嘗商場背后的人生。這也讓李焜耀有機會重新接近打小就喜愛的文藝。
李焜耀在四十年前讀國中的時候,一放學就會扎進牯嶺街(臺北老書店一條街)的舊書店里,在昏暗的燈光享受閱讀的喜悅?,F在,書店又成了李焜耀最常去的地方之一,尤其是深藏在市井小巷內的水準書局,簡直讓李焜耀流連忘返。“老板引進了很多冷門書,也賣得最便宜,讓我很享受閱讀之樂”,說這話時,強硬自負的KY(李焜耀的英文名)面容浮笑,除去歲月留給他的白發和滄桑,性情似乎也變得異常內斂,像極了故紙堆里覓知堂的學者。
不過,最讓李焜耀意想不到的是,性急、缺乏耐心的他居然會連續四次在花蓮和臺東騎單車,這是這位昔日里的商場英雄一輩子都想不到的事情。豆大的汗珠從李焜耀的額頭滾落下來,難以掩飾的喜悅甚至感染到身邊的同行者。一群結束勞作的原住民駐足路邊為這個車隊加油打氣,更讓李焜耀的心中充滿了感動。
一趟三天兩夜的花東單車行,兩百余公里的路程,動輒三十七度以上的高溫與綿延無盡的上坡,對于年近六十的李焜耀來說,并不輕松。他卻樂此不疲,甚至會組織上千明基員工一起完成。
李焜耀的肩上仍然擔負著明基友達集團及其九萬員工的重量,但他已經在跌宕起伏中學會了拿捏個中尺度。騎行途中,肌肉酸痛到極點時,李焜耀偷偷地請人幫忙擦止痛藥膏,轉眼上車又是生龍活虎的神態,帶領車隊前進。他說,他不會在眾人面前露出哪怕半點遲疑和懦弱,亦如他兒時背米的經驗,不管是艷陽灼身或是大雨滂沱,前進的目的保持不變。只是,經歷過耗費體力的上坡和快意奔馳的下坡,才知道如何在人生的單行道上將它們把握得如魚得水。這也是他在那場失敗的西門子并購案后,得到的最大收獲。
自2008年起,明基已經開始逆勢上揚,尤其在中國內地市場上表現甚佳。李焜耀眼下需要追趕的目標,不僅是臺灣的宏碁和華碩,他更大的“野心”是在世界舞臺上超過三星和索尼。
李焜耀已經變柔軟了,他說從哪里跌倒,就要從哪里爬起來。當然,他還會繼續恣意享受得之不易的第二人生。晚霞漫天,李焜耀在田野間快意騎行,夕陽將他投在路上的影子拉得特別長。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