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中國 綠動未來】跨一步環保
幾乎已經沒有品牌沒有推出過“綠色環?!崩砟畹漠a品了,衣服、配飾、包包、家居……林林總總你還沒有想到的環保產品,設計師已經想到了。
當環保已經不是一個行業的事情,當綠色已經幾乎可以覆蓋所有的市場、品牌、產品,綠色的創意層出不窮,而跨界的熱情從未消減。
幾乎已經沒有品牌沒有推出過“綠色環保”理念的產品了,衣服、配飾、包包、家居……林林總總你還沒有想到的環保產品,設計師已經想到了。綠色環保作為一個設計理念引入時裝始于80年代,而1997年2月在德國杜塞爾多夫成衣展中,首次集中展示了環保服裝,并頒發時裝環保獎。當年紅遍一時的“我不是塑料袋”帆布包可謂一個小高潮。雖然各家大牌依然需要堅持奢華炫麗的本色,但是我們在行業內已經越來越看到“有機”概念、“綠色”風潮的深入人心。
H&M繼推出利用Lanvin for H&M的剩余面料制成的“Waste”系列服飾后,4月又推出另一個主打環保牌的“Conscious”系列,環保面料、本真顏色,是謂“環保衫”。鞋履品牌ECCO一貫堅持經典簡約的北歐設計風,環保生活理念是品牌所推崇的,袁泉參與其2011春夏發布會后分享了她對于這一品牌的簡約設計和自然情懷的推崇。而Massimo Dutti品牌則在其成立25周年時推出了名為“Jute Dutti Project”的慈善項目,通過與發展中地區合作生產黃麻制成的購物袋以取代塑料袋及紙質包裝來呼吁人們使用環保材料。以“環保”為主題的T臺秀更是一場接一場。3月29日晚,紐約,一場呼喚“奔向綠色”的主題時尚秀展出,到場的明星、名流、設計師、超模絕不遜色任何一場頂級時裝秀。當環保成為時尚中的時尚時,誰會愿意落伍呢?
環保&藝術
與環保有關的設計展覽我們便先略過不談,因為隨便搜索都會跳出來n個遍布全球各地的大小展覽。而藝術的外延實在是太大,我們不妨介紹一個離我們很近的活動。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領銜,50位藝術家參與的“綠色低碳音樂會”大型環保主題藝術活動在北京舉行。這是國內首個“無電音樂會”,戴玉強將用最簡單的方式,不用任何舞美、燈光的包裝,還原歌唱藝術的本色,僅以鋼琴伴奏進行清唱。同時50位藝術家將獻上他們的百幅畫作以吸引人們關注地球關注環保。這些作品中有干涸的羅布泊、枯死的胡楊林、煙霧彌漫的城市、沒有退路的現代人……如果要說噱頭,恐怕是參加活動的藝術家會盡可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到達現場,不乘電梯,以期全程零排放?;顒拥恼埣硪脖辉O計成“綠葉”,背面是十條環保箴言,采用環保材料制作。
環保&電影
去年我們曾做過“公益電影”的小專題,當時環保電影已經是其中絕對驚艷的組成?!逗k酁场穾淼恼鸷澈臀幕?、觀點的碰撞一時成為熱點。環保是什么?或許也只是一種觀點。而在講述、描寫、宣傳的力度上,一段影像帶來的沖擊力遠遠大于文字。被電影愛好者列為十大最佳環保電影的影片分別是:《難以忽視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細菌浩劫》(Warning Sign)、《羅拉克斯》(The Lorax)、《靜寂的逃亡》(Silent Running)、《拯救貓頭鷹》(Hoot)、《絕不妥協》(Erin Brockovich)、《公民行動》(A Civil Action)、 《中國綜合征》(The China Syndrome)、《誰消滅了電動車》(Who Killed the Electric Car?)。這些電影的題材與環保息息相關,而有趣的是在網上關于環保電影的投票活動中,《2012》的得票數不少,電影本身與環保的關聯不大,但是地球末日的場景帶給人們莫大的反思:“2012”的到來是因為我們不夠環保嗎?
近日,由美國好萊塢影業亞洲部和浙江美影文化有限公司聯合投資拍攝的環保電影《無憂之城》在北京開機。浙江美影董事長金九洲也是該片的編劇,他表示,創造《無憂之城》四部曲,是希望通過電影引起人類對當今生存環境的警示,喚醒世人對地球環境的審視與反思。
環保&攝影
出于雜志人的職業習慣,我們對環保攝影的關注由來已久。大部分鏡頭仍然在對著自然的美,而即使是小部分,優秀攝影師拍攝出令我們膽戰心驚、摒住呼吸的關于環境保護的照片,同時帶來的是復雜的情緒和思考。
值得關注的是Prix Pictet世界環境攝影獎,由瑞士最大的私人銀行Pictet & Cie 發起,旨在關注二十一世紀人類最熱門的話題:可持續發展。該獎每年舉行一次,評選出一名獲獎者。今年的主題是“發展”。在今年入圍的15幅作品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有令人窒息的城市、前景堪憂的污染、荒蕪的垃圾堆,還有對伊甸園的呼喚。
環保&材料
什么包裝最不環保?塑料。這是人們的第一反應回答。最近百事公司宣布他們將首創完全用植物材料來造瓶子。百事稱已經研發出用細草、松樹皮、谷物殼和其他原料制成瓶子,同時也計劃采用它在食品業上面的廢料,比如橘皮、燕麥皮、土豆渣等。公司發言人說新的環保瓶和現在使用的瓶子在外觀上“很難分辨”。 事實上可口可樂公司也早已開始了“植物瓶”的計劃。雙方的競爭暫且不提,一旦百分百植物材料瓶問世,這很可能將改變塑料包裝的行業現行標準。
在由阿拉善SEE生態組織發起,阿拉善上海中心與多家單位聯合承辦的綠動中國圓桌會上,激情洋溢的民營企業家余春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他介紹的是一種環保材料:竹。相比木材,竹的生長周期短、材料特性適合建筑裝修行業,甚至還有預防風濕性關節炎、避免過敏性氣喘癥等保健功能。適逢展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人們看到了半個用竹材料搭建的展館,這也是與會企業家們推行環保的熱心所在。
環保&建筑
建筑行業與環保結緣真是一點也不稀奇。這場跨界在王石、馮侖等大佬的言談中時有耳聞。建筑材料、施工過程,乃至全球一些鼎鼎大名的生態環保城建筑實驗,莫不是值得關注的亮點。
而在美國,興起了住宅“瘦身”運動。所謂“微型住宅”是一種空間緊湊、建筑材料環保、具備生活基本功能的精致小房,因為這一概念及其所代表的“集約型”公共生活方式的興起,有人因此宣傳:美國的大房時代已宣告結束。美國小型住宅協會會員德勒岡娜·弗拉特科維奇曾為一名客戶設計了一間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地面建材全部采用事先加工好的混合材料。53歲的布拉德·基特爾2006年成立了得克薩斯微型住宅公司,專門利用廢棄材料建造風格迥異的“微型住宅”,迄今已造了30余間,售價3.8萬美元到9萬美元不等。“微型住宅”面積雖小,但“五臟俱全”。兩側有閣樓,樓下有臥室、客廳、廚房、浴室,屋外有門廊。
或許相對中國人而言,“微型住宅”實在不算什么了不起的點子,環保概念也不如那些實驗性的建筑來得抓人,但這對于精英人群也不啻一種啟發:怎么住,住什么樣的房子才是環保?
環保&熄燈
2011年3月26日20:30—21:30,“地球一小時”再次引發全球城市、企業和個人的自愿參與,全球有4000多座城市參加,今年是“地球一小時”登陸中國的第三年。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的中國城市達到86個。
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希望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六20:30-21:30熄燈一小時,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
在參與熄燈的組織名單里,我們可以看到海爾集團、宜家家居等知名企業。2010年海爾率先通過了中國環境標志低碳產品認證,這是家電低碳環保興起的開端。宜家中國宣布了到2015年的環保承諾:我們將通過努力創新和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來進一步提高能效, 使宜家在中國的單位營運面積能效到2015財年較之2010財年再提高20%。
這一場熄燈,如同是一場誓師會。不管你所在的行業離環保有多遠,是時候表決心了。而我們希望熄燈一小時,不僅僅是與企業、組織、明星跨界支持環保,也希望這一場跨界最終跨進的是每家每戶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每個人的習慣,每個人的理念。如果要再跨一步,我們希望環保與任何領域的結合都將不會被看做跨界,而是天道自然之所為。
環保&汽車
對于上海通用汽車來說,與環保有關的跨界在企業內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展開:綠色研發、綠色產品、綠色采購與供應鏈、綠色物流、綠色制造、綠色IT、綠色經銷與服務,“綠色體系”是一個大系統,貫穿上海通用汽車完整的業務鏈。
2007年,甚至在上海通用“綠動未來”還未啟動之時,就啟動了一個“綠色供應鏈”項目。該項目在2007年擁有8家,2008年達到40家,2009年則突破百家。這些供應商中,表現優異者將會被授予“綠色供應商”稱號,2010年,上海通用就向15家企業授予頒發了這一稱號。
上海通用汽車與非營利性國際機構“世界環境中心(WEC)”合作,共同制定綠色供應商評選標準,并對供應商進行“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專門培訓。2008年?2009年,上海通用汽車投入近1000萬元,拉動供應商投入2.73億元實施綠色環保項目,提升其環保水平。
如今,上海通用汽車綠色供應商由2008年年初的8家發展為126家,兩年來共節約能源費用1.77億元,成績斐然。在上海通用的綠色體系中,要成為一名綠色供應商并不簡單。在上海通用自己的工廠中,各種“綠色”措施更是隨處可見。以浦東金橋的南廠為例,每天回用中水量達203立方米,占日污水向外排放量的24%,年減少COD排放量7噸,每年節省10萬元人民幣的費用。
上海通用汽車以身作則,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影響力,積極打造包括綠色供應鏈在內的綠色生態系統,帶動上下游企業共赴綠色遠景,為推動行業的和諧、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表率。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