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專題】林叢:如何對付一個特倔強的老同志
相比于大導林兆華的倔強和不拘小節, 林叢隨和,時髦。 “父親不管我們,但我們做什么事也不攔著,所以可能就比較獨立,隨和。所以,不管也有不管的好處?!?/blockquote>
相比于大導林兆華的倔強和不拘小節, 林叢隨和,時髦。 “父親不管我們,但我們做什么事也不攔著,所以可能就比較獨立,隨和。所以,不管也有不管的好處。”林叢站在林兆華身后,身體靠著林兆華的后背,雙手搭在肩膀上,這樣親昵的動作持續了不足一分鐘,也僅僅是為了配合我們的拍照,當攝影師要求林兆華再換個姿勢時,這個倔老頭斷然拒絕了。
林叢滿臉抱歉地打圓場:“沒辦法!小心他一會跟你急了!老同志就這樣倔。我們都拿他沒辦法,這么親密的動作我們確實也沒有。”眼前這一對父女,一個是國內國寶級的戲劇導演,一個是電視情景喜劇的佼佼者。說不上子承父業,但都為表演藝術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兩人卻一直是互相獨立,各自為政。
父親的倔強恰如女兒的隨和,這都是他們認真對待這個世界的方式。
耳濡目染的影響
“從小父母對事業比較認真,執著,對我們很少管,我們都是被外婆帶大的孩子。”林叢說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方式就是不管,但從小對戲劇耳濡目染,讓她也對這行漸漸產生興趣。
“印象最深的是父親的《野人》,他突破了傳統的舞臺的框架,展現了一個寬闊的想象力,《紅白喜事》我也很喜歡,他的喜劇風格很明顯。父親還有一些歐洲的作品可能大眾不是很知道,比如《二次大戰中的帥克》, 跟現在好多小劇場的戲很像,用形體來表達語言,一些語匯都很有新意。”
“但不能說他們具體哪個作品影響到我,他們對待工作的態度,這點是最讓我深切體會到的。”林叢說。
當年林兆華很反對自己的兒女學戲劇,但兒女紛紛考上了又走上了這一條路,于是便有了這“戲劇之家,一家四口”。1990年代初,話劇院團基本還很難進,而電視業剛剛興起,人藝畢業的林叢于是在父親的引薦下與英達一起拍國內第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之后又拍了《候車大廳》,《起步停車》等,一直到《家有兒女》,女兒在電視劇領域一路順風順水,“當時也沒想那么多,就是覺得有個工作的機會就挺好的,我不想也不愿意留在父親身邊工作,也不大可能,我很懶,如果跟他在一起就什么也不用做不用想了,還不如自己找一找干點別的。”
林叢從來沒有想過繼承父親的衣缽,從事戲劇行業。“影視和戲劇完全是兩個概念,父親說我們沒有戲劇基因,但我覺得我還是繼承了他的遺傳基因的。其實比如父母對于表演的觀念,導演的思維,這些都是對我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但這只是個籠統的印象,不是靠教的,導演是教不出來的。”
父女的第一次合作
眼前的林叢穿著紫色的羊絨斗篷和紫色的長襪,艷麗的紅唇,眼睛笑瞇瞇地,聊天的時候一直在抽ESSE,她想盡量詳細親切地回答問題,對父親剛才不想拍照的不配合表示歉意。
2010年底開始的“林兆華戲劇邀請展”對于林兆華來說是一件人生大事。林叢主動過來幫忙,從事組織和外聯的工作,這也是他們父女倆的第一次合作:“算是我主動來幫助老同志的吧!因為這件事不是一個導演就能完成的,這個邀請展挺難的,以前只是單純的排戲,這個邀請展還存在要不要經營的問題,商業和藝術肯定是要打架的,兩者兼得很難,所以在一些細節上很難處理,比如他對采訪宣傳很不重視,他覺得不需要,但我們做的事情來講就需要,因為大家所處的位置不同,所以想問題的側重點也不一樣,這就得慢慢磨合。”
“這樣一個邀請展是一個團隊的工作。我其實也趕鴨子上架,只是希望這件事能做成。”林叢說。
生活中,林家也是非常獨立的:“父親在生活中可能沒那么倔,但我們說什么他也基本不聽,我們家最大的特點就是各自為政,互相獨立。自己養成自己的生活習慣,相互之間照顧可能也不夠,也有鄰居會數落我說,你怎么能那樣跟你爸媽說話呢!沒大沒小的!可我們都是很直接的人,從來不會拐彎抹角。”雖然是戲劇之家,但他們在家里很少交流藝術上的事,即便是林叢有業務上的問題向父親請教,林兆華也只是蜻蜓點水說兩句,一年也說不了幾回。
“想想也是,本來就都夠忙的了,如果回家再探討這個事情,那生活中就真沒什么別的了!”林叢爽朗地笑道。
對話“倔老頭”林兆華
Q:在工作上,你會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傳授給林叢嗎?
A:不會,我們各干各的,很少交流。我愛人教書,我排話劇,其實我不希望我孩子學戲劇,結果他們都干了這個了。他們愿意考就考了,我也沒攔著。1990年人藝聚會全家都去了,人家說我們是“戲劇之家”,也挺好。
Q:林叢擔任導演的情景劇“家有兒女”,擁有的觀眾要比您多得多。
A:《家有兒女》的本子林叢拿來給我看過,我看了看,說這根本不是個東西。幸好后來她是跟宋丹丹合作的,她們倆一起下功夫,又修改了很多,這個電視據說還可以,影響很大,比我大。我之前還數落人家,結果人家很好。
Q:你作為一個先鋒戲劇導演會關注電視嗎?
A:首先我不先鋒,我很傳統,我就是做戲的,基礎也是現實主義的。不過我確實不看電視,在家里他們開電視我也不看,我在我自己的屋子該干嘛干嘛。
Q:但你的戲,林叢肯定第一去看吧?
A:還行,基本上首演他們都來。但我們也不談這個,在家里不談戲,不談藝術,要是真談的話也太怪了,平時就是瞎扯點。
Q:你和女兒交流多嗎?
A:我們很少交流,說實話,我跟他們不親近,對于孩子,我沒盡到父親的責任。感謝我岳母把他們帶大,我愛人也稍微關心一點,我基本沒管。
Q:那女兒怕你嗎?
A:我又不打又不罵,怕我干啥?我也不嚴肅,就是不好說。
Q:你的教育方式是怎樣的?
A:我就沒管,他們考他們的學,干他們自己的事,我不管。
Q:那你覺得跟女兒有代溝嗎?
A:沒有代溝,代什么溝??!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