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專題】左穎:父親是我心中的藝術家
左穎說,父親并不是一個感情外露的人,“每次吃完飯看電視的時候,他走過來摸摸我的頭,感覺特別好。
左穎說,父親并不是一個感情外露的人,“每次吃完飯看電視的時候,他走過來摸摸我的頭,感覺特別好。
”
左穎也玩圍脖。采訪她之前,我把她不算多的微博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從中得出結論:身材極好,臉龐透著股美國大妞的勁兒,又頂著宗申產業集團的接班人頭銜,每條微博都吸引了大量的評論,人緣看起來還不錯。
人們都在說左宗申對左穎有什么樣的影響,那女兒對父親的改變呢?—“快樂。在美國的時候,每次要回國前幾天,老爸心情都特別好。他們還聽見過他在哼曲子?,F在的一日三餐,我都盡量陪他們一起吃”。
在制造業圈子里,左宗申以作風硬朗著稱。他對女兒的愛,大都體現在工作上。“在美國待久了,說話直來直去,回國后特別不能理解到父親話語背后的涵義”,晚飯之間,左宗申就會問女兒是否明白當天在會議上講過的話,一條一條解釋,這句話背后是這么個意思,那句話又意味著那樣一種態度。“他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爸爸,給了我最好的一切,又給了這么大的一個舞臺,我想用努力工作來回報他”,左穎笑起來有酒窩,讓人感到特別親近,“在外面玩的時候,我都會覺得內疚。”
同行都說左宗申有個乖巧的女兒,他嘴里不說,心里樂著。“私底下的外號?老爸叫我大黃狗,哈哈。”為什么?左穎解釋,狗溫順,又帶財,算是老爸的吉祥物吧。“其實我的要求特別簡單,我只需要燦爛的陽光和純凈的空氣,這是我喜歡邁阿密的原因之一。但是我的家在這里,我的父輩們都在這里。”
對于女兒回家,左宗申沒說什么,護犢之情都藏在心里。“我準備婚禮那些天,爸爸那么忙還每天關心籌備進展,甚至親自去和婚慶公司談細節。你能想象么?他跟婚慶公司的人坐在一張圓桌子上,說花怎么擺,儀式怎么安排,讓我特別感動。”
宗申工業園建在重慶巴南區,占據了一整片地,園內樓幢規劃有致,郁郁蔥蔥。宗申集團流線型大樓修得氣派,全部都覆蓋了閃亮的玻璃墻面。左穎的辦公室就在大樓的頂層。“我爸今天不在,他的辦公室就在我隔壁,我做什么他都看得到。”
2007年,左穎從邁阿密大學回到重慶,成為父親的助理。她沒有辦法適應這里的環境,“連冬天都很難過”,待不到一年,就匆匆回了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左穎再次回到宗申集團。其中輾轉再三,她說自己在國外生活久了,不適應重慶的生活,氣候、交通、其他種種。制造業因金融危機而受到強烈沖擊,左宗申每每給女兒打電話, 總讓她回國幫忙。“那段時間,我能感覺到他的著急和煩惱,他很少那樣,總是在嘆氣,讓我回來。”父親的危機左穎看在眼里,沒想太多就決定回國,一心只想回到父親身邊,和宗申一起渡過難關。一回國,左穎就被父親趕上了臺子。“父輩搭臺,兒孫唱戲”,左穎覺得現在的舞臺還不賴,至于演一臺怎樣的戲,她說希望能像父親一樣出色:“他總是能一下子看到問題的關鍵,我常常懊惱,為什么我的視角沒有他那樣廣。”
左穎說自己常常被父親“罵”,“他對質量和細節特別重視,公司哪怕買地毯,他也要讓人鋪上樣品給員工踩上好多天,再來比較踩后的舒適度。“他是做實業的,對每一個細節都要求完美。”要求完美到什么程度?做生意已經不是把賺錢擺在第一位了。“比如宗申也在涉足房地產,”她走到窗邊,指著不遠處的幾棟高樓,“宗申動力城,別人都說房子修成圓形的,樓距又那么開,還賣得便宜,賺什么錢。父親卻不以為然,他說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要做得跟別人不一樣,少賺點,無所謂。”她看著我認真地說:“我特別佩服他這一點,在我眼里,父親不像個商人,更像是個藝術家。”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