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造假】追殺中國造假股——中國概念股為何血濺美國資本市場
造假上市、上市后繼續造假,一些生長在造假流水線上的“中國××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遭到做空者的集體圍獵。
責任編輯:肖華 張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造假上市、上市后繼續造假,一些生長在造假流水線上的“中國××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遭到做空者的集體圍獵。
造假者正在遭受懲罰,什么時候輪到那些違規、違法幫助他們造假的人?
3月份以來被交易所停牌的中概股 數據整理:馮禹丁
“中國(在美上市)公司過去10年里積累起來的市場信譽,也許在最近3個月里土崩瓦解。”這是外媒對中國在美上市公司的最新評價。
3月至今兩個多月間,已經有18家中國公司被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停牌,4家企業被勒令退市。
為了顯示自己來自全球經濟的火車頭,這些涉嫌造假的企業在大洋彼岸常自冠威名——中國高速傳媒(CCME)、中國教育集團(CEU)、中國綠色農業(CGA)、中國閥門(CVVT)、中國清潔能源(SCEI)……這些企業因此被稱為“中國概念股”。
僅在一年以前,中概股還是美國金融危機之后資本市場上的強心劑。中國經濟網的數據顯示,2009年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股價幾乎全線上漲,平均收益在130%左右。當年有5家中概股累計漲幅超過1000%。
但正是因為這些公司的業績好到令人難以置信,很快便遭到做空者的調查與獵殺,那5家明星公司幾乎全軍覆沒——艾瑞泰克因涉嫌造假已被停牌;東方紙業在與著名的做空者“渾水公司”(Muddy Water)一番大戰之后,股價從13.6美元跌到3.8美元;其他幾家的股票也全都跌到2-3美元。
羅氏證券(Roth Cpaital)近期的數據顯示,市值在5000萬至2.5億美元間的中國概念股股票平均收益率已降為-23.5%。
獵殺中,中概股曝出的樁樁造假丑聞,震驚美國上下。
去年底,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著手調查。2010年4月,美國眾議院“監督和政府改革委員會”主席親自去信SEC主席Mary Schapiro女士,過問調查進展,并提醒說,他的委員會擁有“隨時調查任何問題的權力”。
鏈接
5月5日,Schapiro女士在長達7頁的回信中說,SEC的四個部門正在全力以赴地進行調查,并與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
找個跳板,赴美上市
美國資本市場分為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市場,前者包括紐交所、納斯達克等;后者主要指OTCBB,它是一個會員報價系統,上面掛牌的企業也叫公眾公司,但嚴格 來講不叫上市公司,其股票只能在聯網的做市商之間交易;此外,美國還有一個粉單市場(Pink Sheet),是指企業股權的廣告報價系統。
企業在OTCBB上通過買殼掛牌只需由作為美國金融業監管協會(FINRA)會員的券商給SEC填報相關表格,不收“上市費”。從OTCBB轉板去主板也 不需要經過嚴苛的審計流程,但IPO(首次公開發行)則需要,因此很多中國中小企業選擇通過RTO來借殼,將OTCBB作為在美上市的跳板。
做空
在美國,如果看跌某支股票,可以做空。
做空有兩種方式:一是向第三方機構(比如美林證券)借一定數量的股票,按當前市場價格賣掉。當股價下跌之后,再以下跌之后的價格買回來,將股票還回去。賣與買中間的差價,支付證券公司所收費用之后就是投資所得利潤。
另一方式是買出售權,即某個日期之前按指定的價格賣出的權利。這比前者風險低,最大損失是該期權的價格。當股票被停牌時,做空者的收益是賣股票時的股價扣除至停牌時的借股費用。如果該股永不恢復交易,其股票價格相當于零,則做空方的收益率理論上為10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