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號響亮,煙霧依舊——世界無煙日特別報道
煙草業阻撓的底氣來自于給各級政府帶來的財政收益。公開資料顯示,2003年中國正式簽署加入了《公約》,而煙草業的稅利卻在隨后4年間翻了一番。在煙草大省云南,煙草業對財政的貢獻率達到48%左右。
責任編輯:何海寧 朱紅軍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張晴 史秋娟
禁煙令先天不足,后天乏力。
在2010年武漢的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上,煙民在吞云吐霧。 (張偲/CFP/圖)
形同虛設,一紙空文
如果不出意外,在即將到來的5月31日,亦即第24個世界無煙日,中國原本可以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5月1日,衛生部《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簡稱衛生部“80號令”)正式生效,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此舉無疑為逾七億飽受二手煙危害的國人張開了一張巨大的保護傘。“如果有13億人的中國取得控煙成功,中國將為世界控煙提供中國案例、中國經驗、中國成果。”2011年初,由多位中外控煙專家聯合撰寫的《控煙與中國未來》曾這樣憧憬。該報告顯示,中國成年人中吸煙者比例占28%,有7.38億不吸煙的人遭受二手煙危害。
然而,意外還是發生了。“形同虛設、半心半意、一紙空文……”連日來的明查暗訪之后,失望的各地媒體為這一口號響亮的禁煙令打出了這樣的修飾語。
事實上,這樣的意外已難言新鮮。早在1995年,作為國內最早一批規定公共場所禁煙的城市之一,珠海就規定,違規在公共場所吸煙者可處以20-50元的罰款。然而,15年來,僅開出兩張罰單。
“珠海公共場所禁煙的尷尬也是全國控煙工作的一個縮影。”珠海疾控中心一位官員如是說。
這樣的“縮影”比比皆是。北京控煙法規生效十五年,未罰一人;武漢禁煙條例實行逾五年,未罰一人。2009年9月1日,將辦公場所亦列入禁煙范圍的廣州控煙令出臺,然而,投訴接近六百宗,罰單卻無一張……
據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公室統計,早在衛生部的禁煙令出臺之前,中國已有157個城市出臺了公共場所控煙的地方法規,除上海、杭州等極個別城市情況稍好外,其余城市均難掩有令難行的尷尬。在人流密集的餐館、車站等地,以&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