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鹽業強賣“問題鹽”
為了做大腌制用鹽市場,湖北鹽業指定廠家使用腌制泡菜專用鹽——黃鹽,其后眾多商家的產品出現發臭發黑的現象,損失慘重。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張晴 史秋娟
為了做大腌制用鹽市場,湖北鹽業指定廠家使用腌制泡菜專用鹽——黃鹽,其后眾多商家的產品出現發臭發黑的現象,損失慘重。
黃鹽已被封存、叫停,然而腌制戶的損失賠償卻至今沒有下文。 (南方周末記者 呂宗恕/圖)
未了的黃鹽官司
見過白鹽,但沒見過黃鹽。正因這種染“黃”的食鹽,在腌菜行業摸爬滾打近二十年的李全玉將食鹽生產廠家告上了法庭,他懷疑這些黃鹽造成了自己近七十萬元的腌菜損失。
又到一個腌菜旺季,李全玉,這位湖北省京山海興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并沒有等來判決結果。這起2010年12月27日就在湖北京山縣人民法院開庭的官司,時近半年,至今沒有一審宣判。
和李全玉的遭遇一樣,在湖北京山縣、仙桃市、鐘祥市,共有六家醬品廠腌制的雪里紅(一種芥菜類蔬菜)顏色變黑、氣味發臭,均使用了黃鹽腌制鹽。
事發三年前,2008年5月的一天,正在河南采購辣椒的李全玉獲悉自己廠里的“雪里紅”腌菜發生變質,而且腌菜變質的不止他一家。同縣的洪泉醬品廠負責人蔡樹兵稱,“我從事腌菜工作已有十余年,以前從未失手,造成近四十萬元損失的根源在腌制鹽上。”
據南方周末記者獲得一份材料顯示,自2007年8月起,李全玉、蔡樹兵等四家醬品廠先后從京山鹽業購買了數百噸不同于普通白鹽的黃色腌制用鹽,使用后,“雪里紅”等菜品雖有脆度,但顏色變黑,氣味發臭,而同期購買的白鹽用于腌菜卻沒有出現質量問題。
該縣富水蔬菜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馬木發說,腌菜損失后,負責食鹽專營的京山鹽業分公司始終未予理睬受損廠家,他們也向相關政府部門多次反映,至今無果。
京山鹽業分公司(下稱京山鹽業)隸屬湖北鹽業集團有限公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