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探索多元共治,可別因噎廢食
政府獨家包攬社會管理已不合時宜,更導致中央的一些良性政策在地方常常貫徹不下去。民眾涌入北京上訪,而中央又無力解決,造成中央威信受損。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最近十來天,如何加強和創新當前中國社會管理體系,成為熱點話題。其核心在于:用什么樣的社會管理方式,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當前中國社會的穩定。
廣東省委的答案是:多元共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2011年5月21日表示:珠三角地區要突出加強社會組織建設,逐步向社會組織放權……
而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則在省政法機關社會管理及創新工作匯報會上表示:廣東將注重建立多元共治的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實現政府和各種社會力量的 “深度合作”。會上還決定,廣東將推行在粵境外非政府組織年檢制度。這是首次承認境外非政府組織在廣東的合法存在。
社會管理和維穩,并不是新話題,但今年2月,胡錦濤攜全體政治局常委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創新研討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