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政策該調了
有專家認為:現在到了調整計劃生育具體政策的時候了。越早調整越主動,越晚調整越被動。
責任編輯:朱力遠
有專家認為:現在到了調整計劃生育具體政策的時候了。越早調整越主動,越晚調整越被動。
調整迫在眉睫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所提供的信息表明,現在已經到了調整計劃生育具體政策的時候了。”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他的看法代表了國內絕大多數人口學者們的共識。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人口專家委員會委員彭希哲說:“廣東省的少兒比例也只有16.89%,與全國16.60%相當。我們感覺廣東應該是偏高一點,廣東過去一段時間的總和生育率比東部沿海地區要高一點。如果這個六普數據是真實的,那么人口政策面臨非常嚴峻的問題,調整迫在眉睫,絕對不可以推遲了。”
“我國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已達二十年之久,現在已經下滑到了1.5以下,再不調整政策,極有可能掉入‘低生育水平的陷阱’。到時候即使政府鼓勵生育,生育水平也上不去,眼前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臺灣地區。”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人口中心研究員、社會學系助理教授蔡泳亦憂心忡忡。
很多人潛移默化地接受了 “一個孩子負擔輕、獨生子女就是好”的宣傳和理念。 (CFP/圖)
超低生育率,以教育部門的統計來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據教育部公報,2009年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人數(小學、初中)15512.41萬人,比2000年減少19.5%,其中2009年小學生人數比2000年減少22.61%,2009年初中人數比2000年減少13.03%。這說明出生人口在1995年之后,連續10年呈遞減效應,而且下降之勢越來越加劇。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友華估算,如果現在開始實行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可生二孩(以下簡稱為單獨政策),中國峰值人口將在2030年前抵達,峰值人口規模在14.38億左右;從現在開始實行普遍生二孩,中國峰值人口將在2033年前抵達,峰值人口規模在14.60億左右。兩個方案均明顯低于中央提出的將中國人口總量控制在15億左右的目標。由于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尚未公布詳細的數據,他的這個數據只是一個粗略估算。“未來總是充滿著不確定性,未來人口發展趨勢預測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設基礎之上的。對中國人口發展趨勢預測的準確性,主要取決于假設的婦女未來生育率水平與婦女未來實際生育率水平相一致的程度。因此,我們這里的人口預測與未來實際人口發展之間一定存在著差異,而且預測周期越長,誤差也會越大。但有一點是比較有把握的,那就是在未來20年左右的時間內,生育政策調整后中國人口的變動趨勢與大致方向是基本確定的。”陳友華說。
“發展是最好的避孕藥”
“一放就亂”,這是我國控制人口的傳統觀點。但現實情況給予人口學者足夠的底氣否定這一觀點。
山西翼城、甘肅酒泉、河北承德和湖北恩施有840萬人,其中大部分屬于農村地區,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試行“二胎方案”。到2000年,翼城縣總和生育率1.5,酒泉1.4;恩施2005年的總和生育率1.47;承德現在只有1.6。“這些地方,沒有出現過給他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