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是什么院

一些熟悉政界的人士常常開玩笑稱,兩院(中科院、工程院)是“中國部級官員最多的單位”——盡管沒有明文規定,但人們幾乎公認,院士們均享受相當于副省/部級待遇。

責任編輯:李梁 馬昌博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官員、中央企業領導成為院士是何時開始的?當選工程院院士能為他們帶來什么?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有何不同?

從級別上講,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有時比科技部還高。“因為科技部長是部級,而兩院的離任院長很多是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是國家領導人級的。

一些熟悉政界的人士常常開玩笑稱,兩院(中科院、工程院)是“中國部級官員最多的單位”——盡管沒有明文規定,但人們幾乎公認,院士們均享受相當于副省/部級待遇。 

開展咨詢服務,也是院士們的工作。2011年5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左二)率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院士專家咨詢服務團在廣西柳州開展咨詢服務。 (CFP/圖)

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農業部國家首席獸醫師(副部級)于康震、中石化集團董事長傅成玉、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曉魯……這一連串閃亮的名字不是政府官員和央企高管的某次會議名錄,而是2011年5月25日,中國工程院公布的2011年院士候選人名單。

如果連同離任官員、老總一同計算在內,包括原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原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基堯、原交通部總工程師鳳懋潤和原安監總局副局長閃淳昌等人,共有23名政府高官或央企高管入圍候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一片“高官、高管俱樂部”、“中國工程院還是中國工程隊”的非議聲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增選政策委員會主任旭日干接受新華社采訪表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首先必須是科學家”、“這一標準對所有的被提名人一視同仁,不管是對高級干部、企業老總,還是對沒有行政級別的科研人員”。

那么,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官員和老總要角逐“院士”頭銜?這種現象從何時開始?當選工程院院士能為他們帶來什么?“中國工程院”這個時常被人們提起的名字,背后又有著怎樣的外延和內涵? 

工程院候選院士名單遭質疑,多位高官在列 CFP (曹一/CFP/圖)

政治光環籠罩下的院士

1954年中科院學部委員評選中,便有周揚、胡喬木、吳晗等大批黨政官員入選。

根據《中國工程院章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而工程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不過,官員和企業領導成為院士,并不新鮮,從工程院成立之初就大量存在。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歷史更為悠久的中國科學院。

1949年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中國科學院為歸屬于政務院的政府部門,后調整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郭沫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并無明顯學術背景的陳伯達任第一副院長。而此前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的院長則是橫跨學界和政界的大腕蔡元培、朱家驊。

1954年起,中國科學院建立學部,并評選“學部委員”(大致相當于院士)。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王揚宗在《中國院士制度的建立及其問題》一文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