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20110602)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她們”的命運

◆回應“她們——‘失足女’影像報告”(2011年5月26日A7寫真)

該圖文發表之際,正將近中考。農村初中每年都有許多參加完畢業考就去打工的學生,其中有很大部分是女生,她們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但走到社會后可供她們選擇的人生道路往往很少,走來走去大多走上了這幾條路:一、在工廠里做普工,長時間的加班,愛情成了她們惟一的慰藉和滋潤生活的方式,往往一兩年后就未婚先育,當了媽媽;二、辛辛苦苦一心一意埋頭工作,將所得工錢的大部分寄回老家,供弟妹上學,給家里起房子或用于老人醫療支出,二十多歲時經人做媒嫁人后,繼續外出打工;三、到社會后一無學歷二無技術,找好工作不是易事,而又想過“美好”的生活,自己又年輕有姿色,于是進入“第四產業”,成為“失足女”。

(廣西賀州 潘文斌 初中教師)

整治之后,食品安全了嗎

◆回應“‘運動戰’消滅不了食品‘恐怖主義’”(2011年5月19日F29方舟評論)

如今各級領導都非常關心食品安全問題,但安全監管工作還得基層來落實。以我所在的工商所為例,染色饅頭事件發生后,上級半個月內就布置了6個跟食品相關的專項整治,涉及辣椒制品、問題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鄺立韻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