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一家獨大可好?
從某種意義上說,監管5億人民幣以上的私募股權基金,是發改委收復失地,把被顛倒的歷史再重新顛倒過來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從某種意義上說,監管5億人民幣以上的私募股權基金,是發改委收復失地,把被顛倒的歷史再重新顛倒過來
中國資本市場一有風吹草動,有些人就把矛頭指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即便資本市場風平浪靜,還是有人將矛頭指向證監會。
比如,有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證監會官員離任后到金融機構擔任要職?!敦斀泧摇分芸€專門做了一期封面文章,其中提到,“從1996年到2011年3月,共有58名原證監會官員出任券商和基金公司副總級高層。其中15名任職券商,43名任職基金公司。”文章言外之意是,證監會的人員授受不親,有利害沖突。
其實,證監會在這個問題上并無大過,至少比美國證券交易會(“證交會”)強出很多。
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2006年至2010年,美國證交會出來工作人員中,共有219人表示,他們要代理客戶與證交會交涉。證交會領導更是一馬當先,游戲市場,游戲監管。
哈維·皮特(Harvey Pitt)曾經先后擔任過證交會首席法律顧問和證交會主席,進進出出,或官或商,云舒云卷,左右逢源。從證交會首席法律顧問的位置上下來之后,皮特受雇于內幕交易大盜伊萬·伯爾斯基(Ivan Boesky)的律師,與證交會的故舊協調,為伯爾斯基爭得最佳處理結果。忙完此事之后,皮特又被任命為證交會主席,風塵仆仆地趕去上任。當上主席后,皮特還在自己辦公室內親切接見證交會的調查對象。試問,美國證交會比中國證監會如何?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無獨有偶,龐氏騙局大盜艾倫·斯坦福也受到證交會的多方關照。斯潘塞·巴拉什(Spencer C. Barasch)曾經擔任證交會辦公室執法部負責人。該部數次決定,不對斯坦福進行調查。巴拉什離開證交會之后成為私人執業律師,專門代理客戶與證交會打交道,而斯坦福則是巴拉什的大客戶。證交會道德辦公室多次告誡巴拉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