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利華被罰的法與理

聯合利華在歐洲承認參與了價格聯盟,并換取歐盟減免了10%的罰款;而在中國,聯合利華則表示,“充分了解中國國情,尊重國家發改委及上海市物價局的決定”。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或許,所有企業提價都要像成品油漲價那樣,秘而不宣,半夜公布第二天開漲,這樣就不違法了?

聯合利華這個國際日化行業巨頭,近期接連受罰:先是在歐洲,被歐盟委員會罰款1.04億歐元,原因是與寶潔、漢高結成價格聯盟在歐盟8個國家操縱洗衣粉價格;然后是在中國,被中國發改委責成上海市物價局罰款200萬元人民幣,原因是“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

聯合利華在歐洲承認參與了價格聯盟,并換取歐盟減免了10%的罰款;而在中國,聯合利華則表示,“充分了解中國國情,尊重國家發改委及上海市物價局的決定”。

對比分析這兩個案例,其實是很有意思的。

聯合利華在歐洲被罰,其行為過失發生在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也就是已經發生的操縱價格行為。而在中國,聯合利華只是準備漲價、還沒有漲價,就已經被中國政府制止且處罰。

從行為性質來看,聯合利華在歐洲,與寶潔、漢高利用共同研發環保洗滌用品之機,協調有關產品價格,形成了價格聯盟,并有其他有違公平競爭的行為,違反了歐盟反壟斷協議的101條,以及歐洲經濟區反壟斷協議的第53條。而聯合利華在中國,是其負責人多次公開接受媒體采訪,說“原材料價格上漲,未來產品漲價勢在必行”,并通知零售商2011年4月1日起部分產品提價5%-15%,有關政府部門認為此等行為推高了市場的漲價預期,導致多地出現日化產品搶購潮,違反了價格法、反壟斷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反價格壟斷規定》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

就在聯合利華因“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被發改委罰款200萬元之際,另一日化巨頭寶潔卻公然表示“我們不排除漲價”。 (CFP/圖)

從結果來看,聯合利華對于歐盟的處罰沒有任何疑義,承認違法,接受處罰。而專業人士和消費者,也不會對聯合利華及其盟友有任何的同情,只會認為他們罪有應得,作為消費者還會從道德上譴責他們,從消費選擇上懲罰他們,因為他們的做法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但對于中國政府部門的處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