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染毒產品逾800項
臺灣受塑化劑污染的產品種類,截至6月2日中午已達809項,涉及廠商242家。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款“染毒”產品中測出了新的塑化劑種類DBP,其毒性高出此前發現的DEHP和DINP塑化劑。
臺灣受塑化劑污染的產品種類,截至6月2日中午已達809項,涉及廠商242家。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款“染毒”產品中測出了新的塑化劑種類DBP,其毒性高出此前發現的DEHP和DINP塑化劑。
5月23日,臺灣衛生部門通報稱,島內最大食品添加劑供應商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在食品添加劑“起云劑”中非法添加可致癌的塑化劑DEHP。隨后,另一家起云劑供應商賓漢香料化學公司也被曝光非法添加另一種塑化劑DINP。很快,“塑化劑”從臺灣普通消費者一無所知的專有名詞變為當地媒體的每日頭條,演變成一次席卷全臺的“塑化劑風暴”。
目前,對塑化劑的調查已擴大至包括DEHP、DINP以及DBP、BBZP、DMP、DBP、DOP、DEP共8種在內的全部塑化劑種類。島內監管機構同時開始追查塑化劑來源。
針對塑化劑風波,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日前表示,相關單位應“主動發覺,明快處置,配合偵辦,對外說明”,不要怕家丑外揚,大家團結起來,對違法者嚴懲重罰。
本次事件已對臺灣食品業乃至出口產生巨大沖擊。有分析稱,這起事件對臺灣食品業所帶來的損失恐高達千億元新臺幣,特別是健康食品及飲料業的損失將最為慘重。臺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理事長潘進丁6月1日表示,塑化劑風暴對飲料業沖擊將可能持續整個夏季,預估今年臺灣飲料市場將損失150億元新臺幣,全年衰退幅度高達30%,將創下臺灣有史以來最大衰退幅度。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