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尋路中國(17)
搭車的人越來越多,順便搭載幾個人成了我每天的慣例。一路上車輛稀少,但是如果看到路邊有人招車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中國人招車有自己的動作: 手臂前伸,手掌朝下,上下拍動——就像在輕輕拍打手下那只看不見的大狗。
接下來的一百多公里路程,我開著車在山西和內蒙古的交界處穿梭前行。明代城墻依舊起著邊界線的作用,那些防御工事依舊震撼人心,可是這一帶十分貧瘠,道路也越來越難走。在一個叫作石人灣的村莊,我看見一個農民正在用駱駝拉犁。從這個場景里,我看不到什么有生氣和希望的東西: 在前頭拉著爬犁的牲畜站在新犁出的土溝里懶得動彈一下,爬犁后面的農民大聲吆喝著,爬犁下干燥的黃土的顏色,恰如城墻上那些燒制的磚塊。又過了一個小時,我停下車來,讓兩位年輕女子順便搭上了我的車。她們倆堅持要一起坐在后排,回答我的問題時,總是輕聲細語的,好像在說悄悄話。十分鐘過后,她們告訴我,我是她們唯一見過的外國人。
搭車的人越來越多,順便搭載幾個人成了我每天的慣例。一路上車輛稀少,但是如果看到路邊有人招車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中國人招車有自己的動作: 手臂前伸,手掌朝下,上下拍動——就像在輕輕拍打手下那只看不見的大狗。對我而言,這很新奇——在北京,沒有行人隨便招手搭車,在河北也沒人要我停車。駕駛員試題對于乘客禮儀的問題涉及甚少,只有一個:
356題如果你讓別人搭車,后來發現他將物品遺失在你的車上,你應該:
A) 據為己有。
B) 盡快交還給失者本人或交到他的工作單位。
C) 給他打電話,要他給報酬。
作者: [美] 彼得·海斯勒 譯者:李雪順 出版:上海譯文出版社
我很少看見農民等著搭順風車。他們一般不怎么出門,如果要去趕集,會按照他們知道的時間搭乘既定線路的班車。我搭載的多數是女性,她們看上去仿佛跟我一樣顯得與當地環境格格不入。歸結起來,這些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