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頭牛,他和他大概都早死了——兩個男人和紀錄片《牛鈴之聲》

回想當年,李忠烈感慨萬端:“老爺爺和牛,像藥一樣治愈了我的自殺傾向?!?/blockquote>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實習生 黃周穎

李忠烈是韓國獨立紀錄片導演,六年前打算自殺。

拯救他的有兩件事:一、當年他嫌自己太胖,為了“死得好看一點”決定先減肥再死;二、這時有朋友給他介紹了一頭牛和一個老人。

《牛鈴之聲》的投資者計劃拍攝一年,直到老牛過世,沒想到?;盍巳?,投資者跑了,攝影師跑了,錄音師跑了……

誰也沒想到,《牛鈴之聲》成了第一部登上韓國電影票房周末榜首的紀錄片。2011年4月底,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教授張同道策劃了《牛鈴之聲》的放映和交流會,李忠烈也來到中國。

《牛鈴之聲》劇照。牛通常只有15年壽命,而老爺爺崔益鈞的這頭牛整整活了40年,他老伴說,“沒有這頭牛,他大概早死了。” (南方周末資料圖)

紀錄片人自殺的過程,興許是不錯的紀錄片

李忠烈生在鄉下,長在鄉下。少年時發奮苦讀,考進了韓國排名前三的高麗大學,就讀教育系。他從小喜歡影視,堅信自己就是這塊料。畢業之后他扎進了影視圈,搞了幾年動漫。199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受電視臺委托,李忠烈開始拍紀錄片。

韓國很多電視節目都由外包公司制作。紀錄片人接了任務,時間緊任務重不說,電視臺對最終作品還有諸多要求與限制。如果僅僅把紀錄片看成養家糊口的工作,李忠烈也能活得不錯??呻S著拍攝經驗的成熟,他越來越不能忍受“戴著鐐銬跳舞”,決心單干。

起初,李忠烈瞄準邊緣、奇特、不為人知的題材——煤礦工人、同性戀、算命先生……為了讓片子更真實,他往往和拍攝對象同吃同住,努力讓對方忘記自己是紀錄片人。

但效果并不理想——同性戀者誤認為他對他們有意思,算命先生漸漸起了戒心,怕他搶了自己的飯碗……紀錄片人的原則——“不介入”三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沒那么容易。激情開始冷卻,自我懷疑日益濃重,李忠烈“甚至搞不清紀錄片到底要怎么拍了”,那段時間很絕望。

在韓國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