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參加高考,就是支持改革?——風暴眼中的南方科技大學

在是否高考這個問題上,處于風暴眼中的南科大老師、學生、家長,乃至深圳市政府、教育部,都面臨著艱難的選擇,進行著復雜的考量。

責任編輯:李梁 馬昌博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一直以來,教育部的態度并不強硬,有時還站在支持南科大自主招生的陣營中。從2009年底至今,包括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內的多位官員曾發表過講話,支持改革試驗。

南科大一位老師認為,這樣的二元對立很大程度上是社會輿論渲染的:“目前社會輿論似乎是說:‘不考’就是支持改革,‘考’就是背離改革。”

有網民建議:“現南科大一舉一動,媒體盯得緊,有動輒得咎之惑。若為改革計,不妨能降降溫,給多些空間。” 

南科大的首批學生們從入學開始,就做好了不高考、不拿教育部文憑的打算。 (周游/圖)

時鐘指向九點,南科大教學樓304、305教室依然見不到一名學生。6月7日上午,答案終于揭曉:南方科技大學首屆教改實驗班的45名學生沒有一人踏進高考考場。

45名學生拒考,迎合了許多人的愿望。消息甫一傳出,引發輿論歡呼。

在一邊倒的聲音中,南科大此次高考風波,被簡單解讀為一則“抗爭”的故事。但實際上,在是否高考這個問題上,處于風暴眼中的老師、學生、家長,乃至深圳市政府、教育部,都面臨著艱難的選擇,進行著復雜的考量。

2010年7月,國家頒布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的新型關系。南科大高考風波恰好為此提供了注腳:在三者關系尚未理順的時候,社會對于政府的警惕心理如何激化了對立情緒,而政府所作的努力又如何被學生和家長負面解讀,處處舉步維艱。

制度“紅線”

因為要求南科大學生參加高考,教育部再一次成為眾矢之的。

其實,一直以來,教育部的態度并不強硬,有時還站在支持南科大自主招生的陣營中。從2009年底至今,包括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內的多位官員曾發表過講話,支持改革試驗。“我認為文憑應該是學校負責……如果各國都有經驗,可以考慮讓南方科技大學去試。”一年多前,袁貴仁如此表態。

但正如南方周末在2010年12月16日的報道《辦一所“出格”的大學有多難》中提到的那樣,上層領導表態了,并不意味著事情必然變得順利。部長的講話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