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金”之路:年報曝出公路收費利益集團
依靠公路收費的路橋上市公司的高管和主管部門的處長們“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這種現象也使人們易于理解居高不下的公路收費標準、不斷延長的收費期限。
責任編輯:傅劍鋒 曹筠武 實習生 劉星
以依靠公路收費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寧滬高速為例,逾九成員工的學歷沒有到大學本科,但其人均稅前收入達到10.5萬元。
以公路收費為主業的多家上市公司年報顯示,其毛利率被論者認為,其利潤率已超過地產、券商等行業。
這些路橋上市公司的高管和主管部門的處長們“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這種現象也使人們易于理解居高不下的公路收費標準、不斷延長的收費期限。
2011年5月份以來,中央電視臺、人民網等媒體連續曝光了公路高收費、亂收費現象。
但對公路收費的利益集團,一直沒有機構作過系統性的披露。南方周末記者發現,在中國上市的19家路橋公司中,不少是以公路收費為主業的,近年隨著公路收費的節節攀升,其收益亦暴漲。
分析這19家上市公司2010年的年報,可以在這些看似枯燥的數據后面,觀察到公路收費利益集團的輪廓與行事邏輯。
多家上市路橋公司年報中顯示的收費內情驚人。被媒體曝光后,廣州炭步大橋等長期違規收費的收費站宣布暫停收費。 (馬小六/圖)
平均年薪超十萬
高速公路從業者的高收入曾被輿論詬病。多年前曾有媒體報道,某家公路收費站招聘收費員,號稱月薪8000元。這一消息后來遭到收費站否認,月薪8000元也被認為不切實際。但是時至今日,南方周末記者從19家上市公司2010年的年報中發現,收費員月薪8000元并非“天方夜譚”。
以上市公司寧滬高速為例,這家公司現有3666名員工,如僅計算月薪、績效獎金及福利,人均稅前年收入約為8.6萬元。而如果計入社會保險金、住房公積金及其他福利,人均稅前收入達到10.5萬元,即便扣除公司高管的高薪,人均薪酬仍有10.2萬元。如果扣除個人所得稅,與月薪8000元亦相差無幾。
如果人們發現另外一個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